本报记者 张源
5月16日早晨,孙云晓高兴地在微博中说:“今天的日照阳光灿烂,丁肇中的家乡涌动着科学的希望。”
这天上午,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我的中国梦——全国科普作家进校园公益活动”在北京路中学启动,身为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的孙云晓主持了启动仪式。下午,他愉快地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年过半百的孙云晓身材魁梧,头发灰白,脸上挂着慈祥的笑容。他开门见山地打开了话匣子:要说我们为什么开展科普作家进中小学校园公益活动?为的就是实现“我的中国梦”。因为掌握了科学技术、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的青少年才是中国复兴的希望。这次活动,中国科普作家报告团通过专家报告和指导科学实践等形式,向青少年普及科学知识,激发青少年爱国热情,营造讲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推动全社会科学知识的普及工作。
孙云晓说,昨晚与日照的一位朋友聊天,朋友说得好,“科普像阳光一样给青少年力量,科普为创新提供动力。”作为科普作家,我们就是要尽一份责任,到中小学去讲一讲。因为人最富有创造力的年龄在二十几岁,最富有好奇心和想象力的年龄段是儿童少年时代,而这一切都需要播下科学梦想的种子。我们团队的专家们都有体会:一个人在他的儿童少年时代,看一本书,听一场报告,就有可能播下科学的种子。虽然不是每个青少年将来都能成为科学家,但是,生活需要科普,每一个人都需要有一种科学精神。
记者发现,在上午的启动仪式之后,孙云晓接着主持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嘉麒的“极地与海洋”报告。
他留出时间专门安排了学生与院士的互动。在一阵阵热烈的掌声中,学生踊跃提问,院士认真作管,场面活跃生动。对此,孙云晓说,学生能现场听院士的报告已经不容易,安排互动,向院士零距离提问,院士当场解疑释惑,这是学生一生都会难忘的事,对他们今后的成长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在当天的活动中,孙云晓还参加了日照市政府组织的“丁肇中科技馆支撑展项专题咨询会”。他说非常赞成和支持建这个科技馆。用当代世界科学巨子的名字命名的科技馆,必将开阔青少年视野,提高青少年科学文化素养,点燃青少年探索科学世界的激情。
在结束采访时,孙云晓说,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将长期开展这项活动,希望全国的科学家、科普作家、优秀的科技辅导员、中小学科学教师以及从事和热心于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事业的专家、学者积极参加,为提升青少年的科学素养服务。
新闻推荐
?5月24日,市区某保障性住房建筑工地工人正在捆扎钢筋。今年日照市将新开工公共租赁住房1690套,棚改安置房7810套,经济适用住房500套。目前已开工各类保障...
日照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日照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