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国良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在于建设一支政治坚定、能力过硬、作风优良、奋发有为的执政骨干队伍。这一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加强和改进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同时,也对党组织在提高党员领导干部素质方面提出了基本要求。在实际工作中,加强和改进党员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应注意“三个问题”。
(一)既要抓好“日常工作”,更要抓好自身建设
“日常工作”指经常性的与职责相对应的事务性工作。“自身建设”是指党委领导班子的组织建设、思想建设、制度建设、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抓好“自身建设”是做好“日常工作”的前提和保证,做好“日常工作”又是抓好“自身建设”的基础。有的党委领导,忽视党组织的自身建设,致使“日常工作”抓不到根子,走不对路子,工作少点子,自身没样子,忙忙碌碌搞形式,扎扎实实走过场,自身建设出了问题。据报载,某单位党委一年很少组织民主生活会,即使开会,党委成员也不敢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久而久之,领导核心失去了战斗力,干部事业心不强,党员队伍松散不像样子,个别党员领导干部吃吃喝喝头脑昏沉,乱拉关系跑官要官,崇尚金钱权钱交易,有的甚至走上了犯罪道路,其教训非常深刻。正人先正己,己不正,则无法正他人。因此,充分利用自身的有利条件,克服依赖思想,抓好党组织的自身建设,是加强和改进党员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重要一环。
(二)既要抓好教育,更要抓好管理
管理教育是与党员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关系紧密的两项工作,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两者不可偏废,不能替代,缺一不可。“教育攻其心,管理束其身”,只要二者达到辨证统一,工作就行之有效。现实工作中,一些党组织在抓干部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片面倾向,有的教育不痛不痒,有的管理有章不循,有的管理规章缺少时代性,有的规章缺少可操作性,有的缺少针对性强的有效组织管理措施。但也有一些党组织在抓干部作风建设方面,不仅教育入情入理,能让领导干部心领神会,而且建章立制明确规范,让领导干部的权力装进制度的笼子里,使党员领导干部敢干有规矩,实干有方向。如,严格党员领导干部组织生活制度、建立党员领导干部包干责任区、实行党员领导干部量化管理制度等,就是一些好方法。反之,一手软一手硬,都会对工作不利。八十年代末,我们忽视党员领导干部队伍思想教育和管理而造成的社会危害,是永远值得我们反思的。
(三)既要奖“勤”,更要“罚”懒
“勤”指各项工作积极主动,成绩突出。反之为“懒”。奖勤罚懒是为了使先进带后进,后进促先进,它是加强和改进党员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又一重要工作方法。然而,现实工作中,有些党组织往往只重奖“勤”,不愿罚“懒”,而且监督制约体系和机制也不够健全,有的存在上级监督太松,同级监督太软,下级监督太难,群众监督太远,舆论监督太累等问题,监督合力还没有形成;有的对“权、钱、人”等关键环节的监督制约还不够有效,对八小时以外还缺乏有效的监督措施。尤其是在对党员领导干部的管理上,还存在着不愿管、不敢管、不会管的问题。致使勤者觉得奖得无光,得不到激励,懒者悠然自得,得不到鞭策和促进,形不成一个扬“善”抑“恶”的良好环境。“乐而无罚,苦而无赏”的千古教训永远值得我们引以为戒。因此,工作中不妨做好四点:第一,抓重点,有“懒”则罚。对重点人、重点事和重点岗位,应了如指掌,心有对策,加强预防。既要有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赏罚严明,又要像商鞅“徙木赏金”那样严守信用,该奖则奖,当罚则罚;第二,奖罚道出所以然,板子打到具体人。做到诉诸原因,明其道理,奖不虚施,罚不枉加,既要使先进党员领导干部得到鼓舞,又要使意志衰退的党员领导干部受到震动;第三,严格民主评议党员领导干部制度。民主评议党员领导干部是通过制度建设加强党员领导干部经常性教育、管理和监督的有效办法,应做到严格标准,联系实际,实事求是,民主公道,触及思想,激励上进,并将民主评议结果作为提拔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第四,要充分发挥民主党派、新闻媒体、社会舆论等各监督主体的民主监督作用。
(作者单位:日照日报社)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 刘洪政 胡平 赵麒博)随着省交通运输厅山东省高速公路清障救援服务费政策的再次启动,近日,日照高速公路路政大队多措并举,力争使清障救援管理的“重新起航”提升保畅服务水平。...
日照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日照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