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玮玮
“这两间将是高档次的卫生室,那四间是社区服务中心,还有五间是幼儿园,到时候再配上街心花园、健身广场……”
5月15日,记者在前时家官庄见到该村第一书记马海波时,他正在村中心建设中的社区文体广场工地上紧张忙碌。
看他与工人的熟稔程度,很难想像这是位曾经在手术台上拿着精致手术刀的骨科大夫。
2012年5月3日,日照市中医医院的马海波正式成为前时家官庄的第一书记。
前时家官庄位于东港区日照街道的最西端。作为日照街道的落后村,在马海波来的时候,村里没有书记,从村“两委”班子任务分配,到处理桩桩件件的历史遗留问题,统统落在马海波身上。
“嘿,自从当了第一书记,我每月的话费都在200元以上。”马海波很爱笑,“咱只要一心为公,就一定能办成事。来这个村就是为了给老百姓谋福利的。”
2012年10月,为解决村里群众反映强烈的电压不足问题,马海波主动到电业部门“攀亲戚”,借助农村电网改造工程的“东风”,为村里投资25万元改造电网。
然而,在改造过程中,竖电线杆子的时候,竖到谁家,谁也不乐意。工期因此延误,改变了供电所原定的停电计划。
做实际工作情商很重要。一户户沟通,凭着对群众的真情实意,和作为医务工作者的耐心,马海波终于取得村民们的信任和体谅。
2012年11月下旬,连日冬雨,为不再改变停电计划,马海波带领村“两委”成员组成的义务小工队,继续冒雨苦干,几天下来,5个人感冒了3个。村里的出纳刘贤华心疼地说:“俺们干是为了自己能用上电,马书记一个从小就没干过农活的人,人家为了啥?”
当年12月22日,没用村集体出一分钱,电网改造工程完工了。15根电线杆高高竖起,两台变压器共180千伏安,足以供应全村。更换线路4000多米,埋设电缆500多米,为了村庄以后的发展,还在村外安装了两个分线箱。
原来总是昏暗的灯——— 亮了,同时亮起来的还有村民们心中的明灯。
村“两委”成员心更齐了,村里的老少爷们也都对未来看到了希望。
“马书记是真心为俺们百姓服务。”采访中,今年60岁的村民李志萍一遍遍地对记者重复着。
马海波为百姓带来的实惠还有很多,他发挥自身及单位优势,组织“流动健康查体”车,到村里免费为60岁以上老人和老党员共112人健康查体;由派出单位日照市中医医院出资10万元,为村里建设社区文体广场;联系市体育局,免费增设广场的全民健身器材;为村里的残疾人时秀学和刘加勇申请民政部门的残疾人危房改造政策,建了新住房……在派出单位的支持下,他还与水利部门联系,接下来准备接通马岭水库自来水管道,让村民吃上放心水。
站在村里,如今修葺粉刷一新的文化墙边,马海波展望未来:一个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秀美乡村里,孩子们在健身器材上玩耍,这里有新建的幼儿园,有图书室,有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便利先进的居住条件,一切都将在他和村“两委”的规划中一一实现。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 兴宇)日照市围绕“创建精品场馆,打造精品节目,营造一流环境,提供一流服务”的工作目标,全力做好第十届全国舞蹈比赛筹备工作。抓好软硬...
日照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日照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