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庄裕方 黄涛
“我们的文化大院真不赖,里面不仅有便民中心能办手续,还有图书室、健身房,更能方便我们居民娱乐健身,真是丰富了咱的生活。”近日,村民许传高在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京路街道崮子社区便民服务中心高兴地告诉笔者。
近年来,北京路街道以农村文化大院建设为依托,充分发挥其文化自发性和自觉性作用,在小村落上建设大阵地,小文化上做大文章,小气象上引领大气候,大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提高了村民整体素质,促进了村风民风转变。
该街道下设41个村(居)、社区,目前已建成文化健身广场32处,其中有16个村居和社区达到示范化标准。同时,以名言警句、法治规范、计划生育等为主要形式,在全街道41个村居粉刷了贴近群众生活、图文并茂的文明展示墙,总面积达4万多平方米。农闲时节,农民群众依托已建好的农家书屋和文化广场,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免费的休闲娱乐、锻炼身体,在文化大院的农家书屋里读书看报增长知识,还能从网上了解党的方针政策,农闲忙耕“文化田”已经成为该街道的优良传统。
在加大软件建设的同时,该街道还不断完善文化基础设施,按照村居文化大院“五室一场”即“图书室(或农家书屋)、文艺活动室、游艺室、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室、展览室和室外活动场地”的建设要求,加强文化大院建设,41个村居的农家书屋建设,基本实现了全覆盖,村村都有文化活动室,使农民学习有场所,娱乐有去处,满足了求富之后求知、求乐的需求。
村民们纷纷表示:有了文化大院,村里摸牌赌博、无所事事的少了,看书学习、跳舞健身的多了。遍布乡村的“农闲文化”实体,让该镇农村处处洋溢着“争做文明人、多干文明事、争创文明家园”的新风貌,形成了和谐的乡村文化氛围。
该街道通过“文化大院”创建,推动农民学习农业科技,掌握致富本领,促进生产发展,实现生活富裕、和谐村居创建。通过举办“渔民节”等活动,继承优秀民俗传统,弘扬民俗文化。利用农家书屋、党员远程教育等形式,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广大村民学习知识、掌握本领的能力。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形成崇尚科学、尊重知识的良好社会风尚。
新闻推荐
5月15日,英孚教育中国区总经理Anders在日照校区查看暑期课程安排。暑假即将到来,EF英孚英语为不同年龄段的孩...
日照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日照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