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刘彦美通讯员 李晓艳) 丰某装修房子时由装修公司带着去买灯具,具体谁付钱却不清楚,等到灯具店一纸诉状诉至法庭,他才知道掉进了“坑”。7月7日,日照市中级人民法院的法官介绍了这样一起买卖灯具案。
2015年2月,丰某和该装修公司签订了装修合同,由装修公司包工包料为丰某进行家庭装修。合同签订后,丰某先后给付装修公司90000元预付款,装修完毕后,丰某又给付装修公司9500元,装修公司在收据中载明装修款已结清。在装修期间,装修公司与丰某一起到灯具店选购灯具一宗,价值7447元。安装完灯具后,就该批灯具的购买主体,装修公司与丰某发生争执,均未向灯具店付款,灯具店跟谁要钱谁推诿,遂将丰某及装修公司一并诉至法院。
在庭审中,丰某主张装修合同约定由装修公司包工包料,其已经结清了所有装修款项,包括灯具款,灯具系装修公司洽谈购买,灯具款应由装修公司承担。装修公司主张,上述灯具在装修合同附件中没有出现,装修公司只是带领丰某到灯具店挑选灯具,是丰某购买灯具,灯具款应由丰某承担。
法院经审理认为,丰某与装修公司签订的装修合同,装修工程范围并未包括购买、安装案涉灯具。到灯具店挑选灯具时丰某也到场进行了挑选,灯具店也是安排人员将上述灯具安装在丰某家中,故丰某作为灯具的购买人及实际使用人与灯具店存在买卖合同关系。丰某主张已和装修公司结清所有装修款,其中包括灯具款,装修公司不予认可,丰某亦未提供证据予以证明。丰某作为灯具买受人应当及时给付货款,遂判决丰某承担付款责任。丰某不服一审判决提起上诉,日照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驳回了其上诉请求,维持原判。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 黄建玲 实习生 王鹤颖近日,日照市扶贫办、日照市财政局、日照市农业局联合印发《关于创新开展资产收益扶贫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来推动各类资源、资产、资金股权量化,构...
日照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日照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