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全面深化改革攻坚战
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实“三去一降一补”任务。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完善差异化薪酬和创新激励机制,提高国有资产资本化、市场化、证券化水平。
深化投融资机制改革,推行政府购买服务和PPP投资模式,用好市级股权投资引导基金。加快市县两级投融资平台股权合作,推动市级国有融资平台与重点园区开展融资合作,提高园区融资建设能力。
推进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完善市以下财政管理体制,探索实行竞争性领域专项资金改基金模式。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加强金融业生态环境建设,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加快要素市场化改革,探索试行“一地多用”土地管理模式和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弹性出让”制度,健全重点领域价格由市场决定机制,完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深化“放管服”改革,完善行政权力清单管理制度,大力推行“串改并”“互联网+政务服务”,突出“跨部门审批、模块化审批、市区一体化审批”三项改革,全面实施建设项目区域化评估评审,完善“六证合一”“一照一码”企业登记制度,强化事中事后监管。
完善现代产权制度,依法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和合法权益,完善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机制,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活力。稳妥推进党政群机构改革和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深化乡镇机构改革。
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进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三权分置”,探索推行“房地票”制度,分类推进农村集体资产确权到户和股份合作制改革,健全农村产权交易体系。
深入推进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民生改革,统筹推进文化、生态、司法、社会、群团组织、党的建设等各领域改革。
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程,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升级为高新技术企业。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支持骨干龙头企业和规模企业建设高水平研发机构。到2021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3%。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在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智能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节能减排低碳、海洋渔业、特色农业等领域,组织实施一批重点创新发展工程,加快培育钢铁、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航空产业等创新型产业集群。加快科技创新载体平台建设。举全市之力突破日照高新区。加快推进钢铁研究院、通用航空技术研究院、市科技创新中心等“四院、四中心”建设,到2021年,建成10家以上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产业创新研发机构。
加强省级农业科技园建设,争创1家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鼓励开展协同创新,推动企业、科研机构、高校、创客等创新主体的互利合作。完善科技创新管理体制机制。
健全科研资金管理制度,构建覆盖科技创新全链条的评估评价体系。完善成果转化激励政策,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比例。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设立科技创新专项扶持资金和创新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加大财税、金融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大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积极培育众创空间、星创天地、创新街区、创客小镇,打造以园区为重点的科技创新孵化服务体系,发展众创、众包等新模式,吸引科研人员、大学生、境外人才来日照创新创业。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王蓓蓓冯书琴让人民群众过上美好幸福的生活,是始终不渝的追求。必须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全市人民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
日照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日照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