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即非物质文化遗产,指的是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等,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日照作为沿海城市,有着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也有数量可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琳琅满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给这座城市增添了迷人的气息,无论是线狮、泥塑、过门笺,还是踩高跷捕小虾,都标杆着一种文化,记载着老一辈人满满的回忆。
但如今,一个不能忽视的现状是,这些老手艺、老做法离我们的距离越来越远了。它们虽然依然活生生地存在着,但因为传承人少得可怜、大多又年事已高,“非遗”们又在岌岌可危地挣扎着。如何让港城的老手艺能大放异彩,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或许才是当下最应该关注的问题。
非遗要传承,关键是要纳入新鲜血液,要吸引更多人的关注,尤其是年轻人的关注。而当代年轻人面临多方面的生活压力,往往将经济收益放在重要位置来考量,这种观点本无可厚非,但正是这样的情形导致了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失传的窘境,这些老手艺往往需要长时间的沉淀,学习了解更多的是出于主观热爱,经济收益甚是有限。
既然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更迭是必然的,那么在寻求如何使诸如非遗这样的传统文化得到保护传承方面,就必须与时俱进,开创出切合时代特点的新渠道。
日照在2017年两会上发布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坚定不移打造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其中就提到要做好“旅游+”的文章。“旅游+传统文化”,应当是非遗保护传承在未来一段时期的大方向之一。
在不破坏“原汁原味”,保留传统文化精髓的大基础上,只有从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挖掘出新的元素,开发出更多新的展现形式,从老手艺里发现新亮点,把不为人知的老做法打造成为能够吸引人的新热点,才能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还有一部分,它们随着时间有所改进,反而更会增加其韵味。比如高兴线狮传人杨淑学将传统的实心彩球改为内含春联的空心球,得到群众的接受和认可。这也要求在传承和保护时,能够创形而不改神。
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大的一个特点是其源自生活,往往由一种生产生活方式演变而来。如果想要真正做到对其的保护,就必须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在群众中进行保护。只有在社会人群中,它的意义才能得到发挥,才能在认可中发展延续下去。它只能以人为载体进行传承,所以继承者是必须的。将这些艺术带到人们身边,让更多的人看到其美好的一面,这样会有更多自愿的人来学习这些,动力充足,兴趣浓厚,自然掌握更加熟练。而作为教育方面,除了民间艺人的教学之外,如果学习者能够形成一定的规模,可以成立学习班,将这部分艺术更远地传播开来。青少年是社会的未来,更是继承和传播这些文化的将来力量。而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不是“老东西”,它们无论是对孩子智力的开发、动手能力的提高或者是性格的培养都大有帮助。
新闻推荐
为进一步加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提高全员质量意识和质量管理水平,近日,临沂市中心血站举办了全站质量管理培训班。本次培训邀请了深圳市血液中心质控科邬旭群主任为培训教师。邬主任详细讲解了内部审...
日照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日照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