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蒋月阳 通讯员 姚晓双
“手上同时有多项工作,经常一天下来喝不上一口水!”晚上8点下班,甚至工作到凌晨3点,已然成为日照港员工的工作常态。
整顿改革后,“5+2”“白加黑”成为日照港员工转变工作作风的一大显著特点,但转变的远不止这些……
上半年,日照港集团以“爱港如家,兴港有责”大讨论为载体,抓班子带队伍,持续提升管理效能,不断增进价值认同,唱响了“工人伟大,劳动光荣”的主旋律,全港上下的工作热情更高了,服务意识更强了。
让“苦累脏险”岗位成为“香饽饽”
“以前,活多活少感觉和自己关系不大,现在,干多干少大不一样!”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日照港铁运公司东港站一车间四班调车长高国梁如是说。
调车员常年在火车线上,是一线工种中“苦、累、脏、险”的代表。在集团公司“按岗位付薪、按能力付薪、按业绩付薪”的新机制下,调车员的考核以月度为周期、以班次为单元,以取送车数、进出港车数、挑车数及单班拖运量完成情况进行,多劳即可多得。现在,调车员平均每月比原来多挣1000多元,过去大家都不愿意干的岗位,如今却真正成了“香饽饽”。
转变,从员工主动工作开始,转变的背后,是价值的认同。上半年,日照港集团围绕技能、技术、青年、女员工等各层面培养选树先进典型,通过“三八”节女职工先进事迹报告会、劳模大讲堂、新入职员工培训等,增强了员工的归属感、自豪感。
从“让我转”到“我要转”
3月17日,中国外运日照分公司向日照港股份三公司送来一面写有“尽心尽职,服务热诚”的锦旗。在股份三公司库场队员工的主动帮助下,跑错垛位的货车司机顺利卸货,避免了货物亏吨。
转变,在员工的服务意识上体现,转变的背后,是思想的统一。日照港股份一公司的作风效能建设专项整治,梳理了岗位廉洁风险点;岚山公司的作风效能建设专项整治,解决了在行风、作风、效能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裕廊公司的“兴港有责大家谈,克难攻坚齐心干”主题实践活动,建立了发现和解决问题的管理机制;船机工业公司对在建工程实行满意度问责通报……
“阳光港口,诚信服务”已经成为全港员工的共识。
其实,员工主动转变的背后,是中层管理人员作风、效能“大变化”带来的冲击和影响。通过制定《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的规定》,开展高中层管理人员“四联系”活动,建立高中层管理人员八小时以外学习机制,推行中层管理人员工作信息周报制度……
上半年,仅日照港集团高中层管理人员在周末的学习就达5次。
转变,是以上率下,是以身作则。在已经结束的日照港集团中层管理人员学习贯彻市委常委会第11次会议精神第一期研讨班中,4天的封闭培训,5期专题报告、14个简报、72篇心得体会,每晚研讨至10点,甚至到凌晨1点,这是对“以上率下”的最好诠释。
“肩负着信任和重托,我们会用青春的智慧和汗水去践行,在最美好的年纪,在最基层的一线,为梦想,撸起袖子加油干!”正如省优秀共青团员、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90后员工刘祥春所说,“爱港如家,兴港有责”“工人伟大,劳动光荣”这是日照港员工在新形势下发出的最强音。
新闻推荐
上下班路上等信号时,要是头上的红绿灯随时会掉下来,会不会感觉心惊胆战?8日18点,日照路与二环西路交叉口西北角的红绿灯悬挂在半空中,仅靠一根电线相连,行人经过时都非常小心。记者刘玉乐摄...
日照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日照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