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许晓
“铃……”,一阵急促的警铃突然响起,前一秒还在害羞腼腆的年轻战士如离弦的箭“嗖”一下就冲了出去,没有任何多余的动作,穿上战斗服就准备出发,一分钟后,消防车拉着警报奔赴火场。
这个年轻的战士就是日照市公安消防支队山海天路中队中队长助理姚慧,对于姚慧来说,这样的场景已经习以为常,“听到警铃在第一时间做好出发准备已经成为我们的本能。”
我们是人民的守护者
迅速的反应,敏捷的动作,从听到警铃到穿好战斗服准备出发只有不到一分钟,在七年前的姚慧看来那是不可想象的。军旅梦一直是深埋在姚慧内心深处的种子,姚慧有亲人当兵,每当看到亲人身穿笔挺的军装,内心的羡慕就满满溢出来。2010年12月,当时只有20岁的姚慧再也无法抑制对军人的向往,毅然决然选择入伍。“我被分配当消防兵,”姚慧说,“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整个人都是懵的,不是因为害怕,而是因为对消防的不了解,入伍前我只见过一次消防车,对于消防的概念就是去火场救火。”
第一次出警彻底改变了姚慧对消防的理解。刚入队一个月接到救援任务,一个大货车追尾。姚慧与战友们一起前往救援。刚到现场,血腥惨烈的场面就让姚慧震惊了,驾驶员当场死亡。现场出警的人员里只有姚慧一个新兵,时任开发区中队指导员丁杰走到姚慧身边询问:“害怕吗?”姚慧虽然怕得都不敢多看一眼,可还是有着年轻人一股不服输的劲,用颤抖的声音回答:“我不怕。”当看着身边的战友们有条不紊地进行救援时,姚慧的心突然就定下来了,他也第一次意识到消防兵除了奋战在灭火第一线,还要应付各种突发事故。
第一次的出警也让姚慧彻底明白了他们的每一次行动都与社会安定息息相关,每一次救援都与拯救生命紧密相连,他们不仅仅是火场上最美的逆行者,还是社会救援的先锋者,人民的守护者。
坚守,源于对消防的热爱
“消防兵做久了会让人无法停止脚步”,姚慧深刻感受到自身的理论知识已经无法满足他在部队长久待下去,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理论知识是唯一的出路。2012年,姚慧报名参加南京消防士官学校考试,让人没想到的是,这个看起来并不起眼的年轻战士却是当年日照地区唯一考上的消防兵。
在学校的两年,不论是业务技能还是理论知识,姚慧都有了很大提高。姚慧说,“在南京消防士官学校的学习让我受益匪浅,从消防员到学生,这不仅是一个身份的转换,更是我心态的转变。也许从那时候起,我才明白,执着,源于内心的坚守,坚守,只因对消防的热爱。”
是责任,更是使命
学成归来的姚慧进入日照市公安消防支队山海天路中队。该中队驻守在旅游度假区,旅游高峰期时游客最多日达八万余人,国家海滨森林公园内所有宾馆、酒店、渔家乐全部爆满,游客和流动人口的迅速增加使消防安全工作的重要性更加凸显。
由于消防安全形势严峻,2014年,山海天路中队决定在国家海滨森林公园内实行“定点驻勤”,这也是全省首次在景点内实行旅游旺季驻勤工作。
安排谁去?这可是个难题。山海天路中队中队长邱杰说,“第一年带队的人选问题我们经过了反复考虑,景区内隐患多,旅游旺季人流量大,驻勤任务难度很大,在反复考虑后,决定由姚慧带领两名现役战士和三名志愿者在森林公园景区内实行“定点驻勤”。”
驻勤期间条件艰苦,十几平方米的房间里住6个人,由于靠近海边,湿气重,地面常常是湿漉漉的,每天的饭菜极其简单,水煮白菜是饭桌上的“常客”。在这种艰苦的条件下,随同姚慧一起来的小战士们很快就忍受不了了,申请调回中队,可姚慧却坚持下来。“这是领导派给我的任务,如果我提前回去就是没有完成任务,不管条件多艰苦,都一定要坚持下去。”
2个多月的“定点驻勤”,姚慧每天坚持徒步20余公里,巡逻达210余次,志愿服务开展累计达3400余小时,累计行程达2000余公里,发现并消除隐患300余处,成功实施扑救初期火灾一次,社会救助多起。当有朋友看他辛苦,替他抱不平的时候,他都极认真地说:“即使条件再艰苦,我们依然要坚守岗位,这是我们的使命,更是我们的责任。”
由于“定点驻勤”在市民和游客中获得良好反响,山海天路中队决定把“定点驻勤”推广到民俗旅游村。“2016年,我们最先在民俗旅游村开始进行“定点驻勤”,最初只有2个村,今年已经推广到6个民俗旅游村。”山海天消防大队教导员周志刚介绍。
7月23日凌晨2点48分,山海天路中队接到报警称山海天旅游度假区北海路与204国道交会处发生两辆大货车追尾事故,山海天路中队第一时间出警进行救援,这也是当晚姚慧的第三次出警了。
中队官兵到场后,发现事故现场两辆大货车追尾,后方大货车车头部分严重挤压变形,玻璃撒落一地,货车司机下半身被变形车头卡住,右腿皮开肉绽,由于失血过多,开始意识模糊,呻吟不断。姚慧当机立断,利用液压剪扩钳破拆车门,为防止受伤司机再次受伤,自己从副驾驶室爬进去,利用液压顶杆在驾驶室内开辟救援空间,经过20多分钟的高效救援,受伤的司机被救了出来。
被救出时司机意识模糊,姚慧就一直在他身旁鼓励他,安慰他。“面对血腥场面早已没有了恐惧,如今的我更多的是对生命的珍惜和尊重,我们的工作不仅是救援,还要给伤者坚持不放弃的信心。”
入伍七年,先后荣获一次三等功、四次嘉奖、三次优秀士兵,这个27岁的年轻人和千千万万个热爱消防、献身消防的战士们一起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责任与担当。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卢昱东通讯员申辰摄)"class="group1">
日照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日照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