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季平通讯员 常蕾
棚外寒风瑟瑟,棚内绿意盎然。2月15日,农历大年三十,记者走进岚山区高兴镇的鲜切菊花大棚内,只见李女士等村民正在忙着采摘新鲜菊花,大棚菊花品种多样,有的朵大,有的朵小,有的瓣是卷的,有的瓣是直的,颜色各异。
“春节期间,正是鲜花上市的旺季,及时采摘卖个好价钱。”鲜切菊花大棚的负责人李振中说。
据了解,高兴镇鲜切菊花项目建设在该镇夏陆沟村,该项目占地45亩,投资339万元,其中市级专项扶贫资金130万元,镇级自筹资金7 0万元,企业投资13 0万元,建设完成1个钢结构大棚、12个冬暖式大棚。其中钢结构大棚占地面积10亩,冬暖式大棚每个占地面积1.52亩。1个钢结构大棚、5个冬暖式大棚产权属于项目所在村村集体,7个冬暖式大棚所有权属于企业,项目运营期为12年。
“大棚收益优先用于帮扶该镇贫困户。”高兴镇扶贫办工作人员介绍,该镇对于鲜切菊花大棚的收益进行了悉心分配,首先,优先用于帮扶该镇170个贫困户294人,剩余部分用于公益事业支出和其他困难群众。
该镇扶贫办工作人员介绍,在贫困户帮扶的分配上,他们也用尽心思。他们根据贫困户的不同进行了“差异化”处理,扶贫收益优先用于帮扶未脱贫贫困户,且均等收益;同时,对未脱贫贫困户中病灾户、残疾人户等特困户进行再分配,确保贫困户总体实现脱贫。
2017年,该镇已经向贫困户进行了两次收益分红,第一次项目收益分配共156户,268人受益;第二次项目收益分配共327户,562人受益。
“鲜切菊花的市场前景很好,大棚收益继续。”李振中说。记者离开的时候,村民仍在大棚中忙碌着。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黄建玲通讯员臧玉玺2月16日,正月初一,日照公交集团18路、10路公交车司机田洪顺和匡鹏志,准时发动公交车驶出始发站———今年春节他俩都赶上了值班。今年51岁的田洪顺已经在公交驾驶员的岗...
日照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日照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