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新闻 五莲新闻 莒县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日照市 > 日照新闻 > 正文

无影灯下的“美丽”雕塑家

来源:黄海晨报 2018-02-28 08:05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秦钊

他们是一群穿着白大褂的“雕塑家”,他们以刀、剪、线为工具,以不差毫厘的技艺、以打造美学精品的追求,为每个爱美的人重塑属于他们的美丽和自信。

本期“记者感受360行”,带您走近美容外科医生,感受飞针走线上的“锦上添花”与“雪中送炭”———

推开“闲人免进”的大门,白色长廊里一片寂静。

穿上从消毒鞋柜里拿出的拖鞋,戴上蓝色手术帽,套上浅绿色防护服,系上一次性专用口罩,装扮一新抬腿迈进手术室的“半限制区”。

走进右手边的女更衣室,将随身物品放入指定橱柜,经过系统消毒,进入隔离线后的“限制区”。

第一手术室里,一台手术刚刚结束,保洁员正在清理卫生:“这才第一台,昨天6台手术,连消毒拖鞋都快供应不上了。”保洁员说。

第二手术室的大门敞开着,“你先在这等一会,手术马上开始。”护士陈红看着墙上的钟表说,此时时针指向了9点25分。

这是一间四五十平方米的房间,无窗、无尘、肃穆、安静,铺着蓝色无纺布的手术台上躺着一位长发女子,样子紧张无助,向日葵一般低垂的无影灯矗立在一旁,屏声敛息。

助理医生和器械护士正在做着术前准备,房间里除了刀剪碰撞的清脆声外,还有空气消毒机传出的呼呼声在蔓延。

这里是市人民医院的美容外科手术室,时间2月2日上午。

“锦上添花”:为求医者绽放美丽和自信

带着无菌手套的董子迎,举着双手,脚下生风一般走进手术室。看一眼手术器械车上不同型号的工具,董子迎开始配麻药。

这是一场普通的重睑术,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割双眼皮手术,董子迎是这场手术的主刀医生。

麻药、紫药水、牙签、刀、剪、线、针、纱布、止血用电凝机,一切准备就绪,手术器械车被推到手术台旁,董子迎向助理点了点头,无影灯瞬间开启,黄色的灯光如瀑布般洒下,手术室里明亮起来。

“家是哪儿的?干啥工作的?之前是在哪儿做的埋线?”为缓解就医者的紧张情绪,董子迎打开了话匣子。

虽然术前已经做了全方位沟通,包括风险预判、术后注意事项、术后护理、恢复期等已经全部告知,但是当真正躺上手术台接受“变脸”的那一刻,大部分人还是会紧张,这是通病,所以此时医护人员的心理关怀就显得特别重要。

手术台上的女子从小是单眼皮,五年前在一家美容院做过埋线式双眼皮成形术,随着时间推移效果已不明显,“受不了自己单眼皮的样子了,不好看,没自信。”这是她来接受手术的原因。

以牙签当笔,紫药水当墨,一点点在女子眼皮上画出两条弧线,一根针从眼皮的眼尾慢慢穿至眼角,注入麻药,将一条白色纱布蒙上女子的眼睛,双手轻轻按压让麻药充分浸润。十几分钟后,董子迎的手术剪慢慢靠近女子的眼皮,手术正式开始。

47岁的董子迎老家在岚山,从小想当警察的他,因为近视而与一身警服无缘。在父亲的鼓励下,董子迎从日照一中考上了泰山医学院,后来又以优异成绩考上青岛大学医学院,从研究生一路读到博士,用“学霸”来形容他一点不为过。

因为有着不错的医学美容功底,2007年4月医院安排董子迎去韩国研修,当年10月,市人民医院组建美容外科,董子迎当仁不让成了科室带头人。从当初的“光杆司令”到如今的高精尖团队,10余年的酸甜苦辣,董子迎体会最深。

美容手术前的沟通非常重要,只有通过良好的沟通才能真正了解求医者的心理需求,人的美学标准存在差异,这就会使术前设计存在差异,从而导致术后效果的迥异。为了将美容风险降至最低,求医者在手术前要做好功课,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清楚自己要改善的部位,想要达到的效果,然后跟医生尽可能详尽地表述出来,董子迎这样介绍。

在低头聚精会神一个半小时后,董子迎手里直径0.05毫米的线和长度9.3毫米的针终于停下,仔细检查手术成形的效果,董子迎满意地点点头,眨眨泛红的眼睛,揉揉僵硬的脖子,上午的两台手术结束。

美容外科医生的时间都是跟随手术安排而定,即使夜里来了急诊,也要马上返回院里开展手术,高劳动强度让每个人都练就了一个“铁腰”。“这只是自我安慰的说法,实际上100%的外科医生都有颈椎病和腰椎病,因为低头手术的时间太长了。”董子迎边走边说。?

做手术这么累,那是不是看门诊就好一些呢?事实恰恰相反。走出手术室,董子迎迅速消毒洗手、换衣,来不及喝口水,就坐在了门诊室里。门口排着的长长队伍,预示着中午又不能按时下班了。

时间分秒宝贵,门诊医生几乎不敢喝水。“喝水、上厕所太浪费时间,排队就医的人都眼睁睁看着你,你走开他们会着急。”?

在分别接诊了一位面部外伤、两位鼻部手术、一位吸脂塑形的就医者后,时间已经到了12点半。看了看下午的两台手术安排,董子迎急匆匆去了单位食堂,饭菜渐凉,接杯热水放在手边,吃口凉菜再喝口热水,午饭就这样解决了。印象里医生应该懂得很多养生秘诀,但董子迎却说,几乎没人照着做,因为没时间讲究。

“很多美容手术都属于画龙点睛、锦上添花,在原来的基础上稍微调整一点,力求让前来就医的人把最自信最美丽的一面绽放出来,美容手术的最高境界应该是术后变美了,但你不知道变哪儿了。”这是董子迎的心里话。

“雪中送炭”:让灿烂笑容常驻你我身边

“锦上添花”其实只是医学美容的一部分,另外同样重要的还有“雪中送炭”。

中午1点35分,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打破了午休时间的安静。外科急诊刚刚收治了一位高中学生,因车祸面部损伤严重,要求在清创结束后转至美容外科接受专业治疗。

在初步了解了伤者伤情、清创时间、伤者要求之后,美容外科做好了全面接收准备。

人们常说“脸面”很重要,脸是“脸面”的直接载体,一台成功的手术不仅可以让求医者的容貌、形象趋于完美,同时也能产生积极的心理作用。“其实整形美容早已不再是成年人的专利,随着技术的进步以及人们求美意识的增强,整形美容的人群越来越呈年轻化,特别是寒暑假,学生来做美容整形的特别多,他们都认为良好的形象会对以后的就业、婚姻以及事业发展有好处。”董子迎说。

按照计划,下午还有两台手术,一台男性乳房肥大矫正,一台腋臭微创清除,因为涉及隐私,董子迎上手术前,安排记者跟随医生曹健坤和助诊护士孙梦感受门诊接诊。

一位女士,几年前做过隆鼻术,如今发现鼻子有点歪,前来咨询矫正;一位女学生嫌自己的招风耳不好看,前来预约微创手术;一男孩子因为脸上长了几个黑痣,见人就害羞,母亲带他来接受激光治疗;一位中年男士,因工伤脸上留下一道“蜈蚣”式的伤疤,来做了面部修复后,觉得恢复期太长……

门诊室里人来人往,曹健坤手边的那一杯水,始终没顾上喝。

当时针指向下午5点,手术室里还在“鏖战”,门诊前的长队渐渐散去,曹健坤和孙梦才有时间和记者闲聊几句。

2013年,一名5岁男孩在跟随家长坐三轮车时不慎翻车,孩子的半边脸被玻璃渣损伤,皮肤缺失、肌肉外翻,家长哭着把孩子送进医院,并主动申请转入美容外科。在长达四小时的手术中,董子迎带领团队采取皮内皮下用可吸收线缝合,皮肤用免缝胶带粘合的方法,保证了孩子的脸上瘢痕轻、无针眼及缝线的痕迹。事后,孩子父母特意送来锦旗表达感谢。

2016年,一名2岁大的宝宝脸部被利器划伤,鲜血直流,家长紧急带孩子就医。因为不能全麻,孩子又拼命挣扎,董子迎和5名医护人员分工协作,分别固定孩子的头、手、腿,在孩子不停哭喊、不受控制的情况下,成功为孩子实施了修补手术。去年,孩子的母亲发来照片,宝宝的脸蛋上已经看不太出受伤的痕迹,大大的眼睛,笑容无比灿烂。

2017年,一名17岁的男孩在父亲的带领下来就医。男孩是先天性唇腭裂,虽然做了修补,但嘴巴还是有点歪。男孩极度自卑,不爱说话,不爱见人,口罩不离身。在术前沟通时,男孩不敢直视医生,还让父亲代为转达诉求。“我们做了多套修补方案,手术很顺利,恢复的效果也很好,只是孩子的心里疏导工作还得继续。”曹健坤说。

从手术室出来已是晚上6点40分,拖着疲惫的身体,董子迎瘫坐在门诊室的椅子上,“其实人们看到的电视剧里助手给主刀医生擦汗的场景是真的,手术室里是恒温,无影灯是冷光,不会热,只是由于潜在的紧张、长时间的疲惫,身体吃不消才会出汗。”董子迎无奈地笑笑,起身,穿衣,回家。

又是6台手术,这一天,忙碌而充实。

记者手记

一直不知道医生见到亲手医治好的病人是何种感觉,直到看到董子迎在给就医者做术后检查时,他的眼睛里流露出来的那一丝一闪而过的光芒。

那是一种享受,就像一次酣畅淋漓的创作后,在看到自己用心血浇筑的“艺术品”时内心深处迸发出的激动、温暖、骄傲与赞赏。

他们是医生,藏火山于冰川之下,含紧迫于平淡之内,寓洒脱于刻板之中。

他们是美容外科医生,如工匠一样专注,像绣娘一样细腻,他们用一针一线、一刀一剪,为所有热爱生活的人,雕刻出属于他们的美丽人生。

新闻推荐

岚山投资近2亿元开建扶贫公路

□记者丁兆霞通讯员冷雪华报道本报日照讯2月23日,岚山区岚西北幸福公路开工建设,工程总长度约43.2公里,总投资约1.95亿元。据悉,岚西北幸福公路建设工程分五个路段,是岚山区实...

日照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日照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无影灯下的“美丽”雕塑家)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