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新闻 五莲新闻 莒县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日照市 > 日照新闻 > 正文

贫困人口家门口变工人,月入三五千

来源:齐鲁晚报 2018-03-02 14:12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邱明

一无自然资源、二无区位优势的大河西村曾是鲁西南地区一个典型的省级贫困村。2016年初,这里有106户、188口人在贫困线以下,到2017年9月份,这些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不到两年的时间,这个村庄完成了华丽转身,在这背后既有扶贫政策的扶持,也有村民们的不懈坚守。从40年前的改革开放起,他们就紧跟富民政策,追逐着美好生活。

“天天借钱,穷得爬不起来了。”村民陈香云的丈夫步入不惑之年后身体每况愈下,后来查出患有食道癌。因病返贫、因残积贫、因老致贫的村民亟待有人帮一把。

“优劣势都很明显,村容村貌和配套设施水平很高,但集体经济薄弱,闲置劳动力没有出路。”2016年3月份,临港经济开发区财政局选派第一书记杨发全到大河西时,明显感受到了两极对比。让人欣慰的是,这里的民风和村民的精气神都很不错,村支两委班子的工作能力也强,开展扶贫工作的基础较好。

如果能引进一家效益好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脱贫问题即可迎刃而解。在招商的同时,大河西社区利用65万元专项扶贫资金以及区财政局捐助的35万元扶贫金,在紧贴社区住宅楼的闲置荒地上建起2000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建成后吸引了多家企业前来考察,其中一家来自日照的海产品加工企业较为青睐。但考虑到海产品加工可能会带来水资源消耗及污染等问题,他们最终与一家服装加工企业达成合作协议。厂房租用给后者,并优先招用当地的贫困户。

曾经“穷得爬不起来”的陈香云被第一个推荐给这家服装企业。

四处打工的历练让年近7旬的陈香云依然手脚麻利,企业负责人一眼就相中了这位坚强、朴实的老人,安排她在食堂做饭和清扫卫生,每个月工资1800元。空闲时间,她还可以做叠衣服的计件活,再多挣一份钱。这家服装企业共招用170多名固定工人,其中60%是当地的贫困人口。这些工人的工作多以计件报酬为主,多劳多得,工资收入在3000-5000元之间。对于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大河西社区通过子女孝善养老基金、土地流转入股分红等措施兜底脱贫。

楼房林立,房前房后停满小轿车,红灯笼在路灯和广场廊檐上高挂。2018年2月14日,记者在大河西社区仿佛置身城镇之中。“住上了楼房,用着自来水、天然气,年轻人家家有小车,现在过的不就是城里人的好日子嘛!”服装厂已经放了年假,腊月初八上班,企业安排陈香云白天值班照看厂房,在家门口上班的她没想到自己还能从困境中脱身。

新闻推荐

加强税收征管优化财源建设

本报讯(通讯员张军)3月1日,日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税务局正式揭牌成立,将进一步加强高新区税收征管,提供更优质、全面的纳税服务,更好地服务于全区财源建设。经过一个多月的紧张筹建,在市国税局和高...

日照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日照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民防宣传在一线2018-03-02 01:51
评论:(贫困人口家门口变工人,月入三五千)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