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徐艳
2017年12月25日,日照市人民医院小儿外科接诊了一名特殊患儿。说他特殊,是因为这名患儿不仅有先天性疾病,而且是一名体重仅1.6公斤的早产儿,整个身体也只比医生巴掌大一点。
“这名新生儿出生后即反复呕吐,已经持续了两周,来就诊时已经非常虚弱。”小儿外科主任卜照耘告诉记者,经过进一步检查,确诊该新生儿反复呕吐的原因——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
卜照耘介绍,幽门用通俗的话说就是胃的出口。患儿因为先天性幽门肥厚,导致胃的出口变得狭窄,进入胃内的食物不能顺畅流出堵塞了出口,胃内的食物堆积到了一定的程度后就会出现反复呕吐,如果不赶紧治疗,就会渐渐消耗直至死亡。“一旦患有这种疾病,唯一能救命的方法只有手术。”
可是为这么小的患儿做手术又谈何容易?卜照耘告诉记者,给仅有巴掌大的孩子开刀做手术风险极高,除了对手术医生的技术和耐心是个考验,对术前的麻醉和术后的护理也是种挑战。“可如果不做,对于这个低体重新生儿来说每拖延一天就会带来一天的危险。”
最终,经过小儿外科、麻醉科手术二部、新生儿科多学科会诊后,向新生儿的家属告知手术风险并征得同意后,积极做好术前各项准备工作并决定实施手术。这是医院也是日照市首例对体重最轻的患儿进行手术,无任何手术经验可借鉴,所以参与手术的每一个医护人员都将手术的每一个环节考虑的细致入微。
术前,麻醉科手术二部的张念亮主任亲自为患儿插管麻醉,克服了患儿体重太轻,声门不易显露等困难,最终插管成功。而为了维持生命体征的平衡,麻药的配量和输液量要非常精确。拿输液量来说,输液多一点就会导致肺水肿,输液少一点就会出现脱水。这对早产儿来说都是致命的事。
12月26日上午9点,手术开始。“这是一场医护人员跟时间赛跑的战斗,因为新生儿的麻醉每多1分钟就多一分危险,手术必须争分夺秒。”作为主刀医生的卜照耘在手术过程中全神贯注,用最轻柔的手法,最准确的定位,用最短的时间找到病变部位,在幽门相对无血管区将幽门环肌切断,利落止住出血,迅速逐层关闭腹腔,最终手术仅用时30分钟即告成功。
卜照耘告诉记者,由于新生儿体重太小、体质差,导致体内电解质紊乱,患儿仍时有呕吐现象,在新生儿病房医护人员精心治疗一周后完全停止呕吐,恢复了正常并于2018年1月6日出院。此例手术的成功也是对三级综合医院针对低重儿手术综合能力的一个考验,标志着日照市人民医院对低体重患儿为手术期的生命支持和术中麻醉技术上了一个新台阶。
据悉,日照市人民医院小儿外科在保持对小儿腹部外科典型疾病诊治的基础上,近年来腹腔镜在小儿疾病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先后开展了电视腹腔镜下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幽门环肌切开术、阑尾切除术、肠重复畸形、白线疝、高位肛门闭锁、急腹症探查、美克尔憩室切除术、胰腺肿瘤切除等一系列高难度、复杂性腹腔镜手术;开展了肛肠压力测定和生物反馈方法治疗便秘,为小儿大便失禁实施肛门训练;开展了小儿肝门部肿瘤切除ROUX-Y吻合手术、胆道闭锁kaisi手术,填补了日照市多项空白。
新闻推荐
她当过 10 年英语老师,做过7 年进出口贸易。1997年年底,年近40的她毅然辞职,用不到2万元的全部积蓄开始创业。她背着煎饼赚美元,将“日照造”体育器械卖向
本报记者宋庆艳编者按: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千百年来,人们讲求诚信,推崇诚信。诚信之风质朴醇厚,历史越悠久,诚信之气越光大华夏,充盈中华。在2017“德耀日照系列先模”人物中,就有这样几位“...
日照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日照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