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小宁
6月30日,伴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浇筑的完成,日照高新智慧谷主体结构全面封顶。楼宇之间,随风飘动的党旗,在蓝天映衬下格外鲜艳。正是在这面党旗的引领下,日照高新区全体干部职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克服种种困难,攻克种种难关,一个个项目在园区发展中拔节生长。
党建强,园区强;党建兴,园区兴。今年以来,日照高新区以党建为引领,做实做强做细党建工作,广大党员主动融入园区开发建设,关键岗位党员领着,关键时刻党员撑着,使党建优势转化为园区建设的强大推动力,推进园区美丽蝶变。
“双招双引”质效双升
1—6月份,高新区共招引项目289个,其中今年新洽谈推进项目173个,同比增长17.7%,引进创业团队6个,创新团队6个,创新人才61名。
一系列数据的背后是党建引擎激发的招引活力。该区充分发挥党建“关键人”的“头雁效应”,强化领导带头机制,班子成员、部门主要负责人,至少拿出2/3的时间从事双招双引、项目建设工作,以“关键少数”带动项目招引落地,确保每项工作见底到位、落地见效。
锁定项目,高新区由单纯注重项目数量向质量与数量并重转变,通过优质服务、良好环境、生产要素优势和优惠政策形成的综合效应,吸引了更多高新技术企业在落户。目前,以高端智能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生命大健康为主导的产业,在高新区迅速崛起。
党建引领,人才驱动。人才从来都是竞争的核心。高新区通过设立创新创业人才奖励基金等方式,对人才奖励激励,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最大限度激发人才工作热情和创业激情,让人才“引得进”“用得好”“留得住”。
项目建设党旗高扬
“不说‘没办法’‘不可能’,多考虑‘怎么办’‘怎么行’”。在高新区每个党员的日常工作中,“点对点”全方位精准服务,“一对一”全程跟踪问效,成为他们的常态。
高新区把党支部建在项目现场、生产车间、楼宇商圈,党旗飘处别样红。在项目建设中,该区实行领导包保推进和“一个重点项目、一名区级领导、一个牵头责任部门、一套工作班子、一个实施方案”的“五个一”工作机制,把项目进度具体到节点,变责任单为责任链,跑表计时,到点验收。
在推进项目建设中,高新区又创新实施项目“招引、推进、服务”三位一体机制,将招引的项目全部纳入清单,实行动态管理,并成立11个专班,对全区61个重点项目,建立台账、包保推进,不断将“红色基因”融入发展“血脉”,党员的“轴心”功能,先锋作用不断增强。
营商环境“近悦远来”
“党建不是虚的,党建是引领发展的总纲。”以党建为引领,优化“双招双引”软环境,方可近悦远来。
该区以“优化营商环境永远在路上”的韧劲与定力,致力于把营商环境打造成为园区发展“第一品牌、第一资源、第一竞争力”,“人盯项目落地、心贴企业服务”成为区内每一位工作人员始终遵循的理念。
围绕打造政务服务新高地,高新区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让企业、群众“零跑腿”“只跑一次腿”。该区对工业项目手续办理全流程优化再造,整合各部门信息资源,探索推进立项、环评、选址等7项手续分阶段同步并联审批,实现工业类征地项目,自营业执照办理到开工建设仅需 3个月,约可节省时间50%以上,容缺材料及减少环节40%以上。
同时,高新区成立54人的帮办代办专职队伍,梳理出519项“贴心帮办”事项清单,囊括了入驻政务服务中心的所有事项,实行“审批窗口+导办区+导引台”的贴心帮办模式和“中心机关全员+一窗受理区”的专人代办模式。截至目前,中心机关及各窗口共代办各类业务100余次,帮办10000余件次。
新闻推荐
7月9日,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正在紧张建设中。该项目于2018年9月开工,目前,10#楼正在进行十四层顶...
日照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日照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