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刘纯 姜红
近年来,市司法行政系统广大调解组织每年调解各类矛盾纠纷10000余起,调解成功率达97%以上,90%以上的一般性矛盾纠纷在乡镇(街道)、村居(社区)一级得到了有效化解,充分发挥了人民调解在维护社会稳定中的“第一道防线”作用。
司法行政系统在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工作中,充分发挥人民调解扎根基层、贴近群众、方便灵活的优势,不断发展壮大人民调解组织。在区县、乡镇(街道)、村居(社区)、村居民小组设立调解组织,同时,进一步扩大人民调解组织的覆盖面,将人民调解组织延伸到企事业单位、行业组织、集贸市场等,一个横到边、纵到底的调解组织网络在全市形成,将近4000个调解组织和9000余名调解员遍布在城乡各个区域,真正做到了“哪里有矛盾,哪里就有调解组织;哪里有矛盾,哪里就有调解工作”。
加强品牌建设。全市在53个乡镇(街道)设立了以司法所长个人名字命名的“人民调解工作室”,为群众提供低成本、便捷式、高效率的服务。东港区设置法律服务民心工程指导牌、岚山区开设法律服务夜市、莒县设立流动调解室、五莲县推行“调援结合”工作模式,叫响“你有矛盾纠纷,我来免费调解”品牌。五莲县高泽镇某村村民高某某,老伴去世后生活极度困难,高某某有五个儿子却都不尽赡养义务,万般无奈之下高某某选择到镇调委会调解。高泽镇调委会了解具体情况后,通过深入的调查走访,化解了老人与儿子之间的误会,五个儿子均认识到了错误并愿意尽赡养义务。该案的成功调解在当地产生了积极影响,也使村民对人民调解工作越来越认可。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 许静勘探查明五莲县七宝山多金属矿;在五莲管帅地区成功打出一优质、高产地热井;为各区县抗旱找水打井38眼;积极参与西部大开发;在墨西哥、秘鲁、澳大利亚等地取得了一系列国外找矿...
五莲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五莲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