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晓萌
蓝天、碧海、金沙滩,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是日照市旅游业蓬勃发展的重要条件。抢抓机遇、顺势而上,需要党委政府厚植的沃土。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将“旅游富市”战略作为全市经济发展的“五大战略”之一,给旅游业的腾飞插上了翅膀。
如何优化服务,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如何营造有利于旅游业发展的优质环境?这是旅游业要健康、长远发展所不可避免的问题。对此,市旅发委本着“人才强旅、科教兴旅”的新发展思路,从人才培训着手,加快“旅游富市”步伐。
自今年月份以来,市旅发委积极部署年秋冬季旅游从业人员培训,大力推进旅游从业人员队伍建设。从市到区县再到乡镇、从星级酒店到旅行社再到A级景区,密织覆盖全市旅游从业人员培训网,全力提升日照市旅游行业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夯实人才基础,为旅游业的发展加码提速。
全市旅游培训“三箭”齐发
月日,市旅发委召开由各区县旅游局、各旅游协会、涉旅企业等参加的年全市秋冬旅游从业人员培训动员会议,在下发的培训方案上,“含金量”十足的6个培训班和2个专题培训活动,引起了众多旅游从业者的浓厚兴趣。
此次培训注重“三箭”齐发。市旅发委统筹全市秋冬季旅游从业人员培训工作,具体负责针对旅游行政管理人员、旅游企业高管、导游人员等培训活动;区县旅游局全面开展本辖区旅游企业中层以下人员、业务骨干、一线员工的旅游技能、法律法规和相关业务培训;各旅游企业认真组织了技能提升、服务规范等内部培训。
通过此次大规模的培训活动,将培养出一支政治业务素质高,经营管理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系统掌握现代管理知识和旅游专业知识,适应市场需求的职业化旅游从业队伍,为“人才兴旅”战略目标提供坚实保障。
从“互联网+”智慧旅游开始
“听了老师的讲课,我收获很多,不仅开阔了眼界和思路,也对‘互联网+’智慧旅游有了更深的认识,逐步意识到了当前旅游发展新变化对我们旅游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标准。”月日,在听了全市旅游景区管理人员培训班第一堂课后,莒县某景区营销经理对记者说道。
月—日,全市旅游景区管理人员培训班开班,来自全市3A以上景区管理负责人及营销经理余人参加了培训。此次培训班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学习方式,以理论授课和实地考察相结合,邀请了浙江深大智能有限公司总监张新峰就《“互联网+”时代:智慧旅游的探索与发展》《助力全域旅游:旅游大数据+生态运营》作了深刻讲解。这是日照市全面开展旅游从业人员培训班系列活动的一个缩影。
本次秋冬季培训活动共设置八大类主题,其中包含了技能培训、素质培训、专题培训等重点领域。着重围绕“互联网+”、旅游宣传营销、旅游电子商务、文明礼仪、农家乐规范化管理等内容进行精准培训、菜单式培训。
截至目前,市旅发委已举办了:“全市年导游员考前培训班”“全市旅游景区管理人员培训班”“全市旅行社经理培训班”“全市乡村旅游培训班”“全市乡村旅游扶贫培训班”“全市星级酒店管理人员培训班”6个主题培训班次,并开展了“送智下乡、送教上门、旅游扶贫”(即“双送一扶”)和“送智进企、送技到岗”2个专题培训活动。
此外,为保证培训教育效果,市旅发委从驻地高校、乡村旅游培训基地选拔出一批专业的师资队伍,组成讲师团,定制出专业性强、针对性高的培训课题,针对各区县和一线旅游企业自身发展情况,因材施教,对症下药,在各区县展开巡回送教活动。
在积极开展秋冬季培训的同时,市旅发委还邀请国内知名旅游专家对旅游行政人员及企业管理人员进行授课,开设了“互联网+全域旅游”“互联网+营销”等4期大讲堂,全力提升了“日照旅游大讲堂”品牌效应。
据了解,本次活动共培训旅游管理人员余人,旅游从业人员余人。真正做到了旅游从业人员培训工作不遗余力、不留死角。
乡村游经营户感受最深
月9日,东港区三庄镇上卜落崮村,村民胡宗雪一大早就赶往村里的活动室。本以为自己来的挺早,可是一踏入活动室,他才发现,现场已经来了不少人。
胡宗雪在村里经营着一家农家乐,头两年生意还不错,可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天南海北的农家乐在网络上一览无余,如何做出特色、做出品牌,这成了胡宗雪日思夜想的问题。
在当天的“双送一扶”进东港培训活动上,市旅发委邀请日照市拓普联合职业培训学校校长秦美玲以发展乡村旅游的相关政策为基础,细致地讲解了乡村旅游筹备与经营中的扶持文件。同时,以三庄镇乡村游发展的区位优势、特色产品、营销方式等方面进行分析,并以岚山刘家峪、兰陵压油沟、沂水院东头镇、山亭石头部与石嘴子村乡村旅游扶贫为例,讲解了山东省乡村旅游***成果。
“今天的培训老师讲的非常切合实际,老师的讲解让我认识到在服务中需要提升的方面,我会根据老师讲的内容,回去马上进行整改。”胡宗雪在听完讲课后,对农家乐以后的经营充满了信心。
在面向全市从业人员的培训活动中,市旅发委积极探索旅游培训与扶贫的新联合。此次“送智下乡、送教上门、旅游扶贫”的“双送一扶”培训活动就是通过下乡、入户,采取经营指导与技能规范相结合,智慧帮扶与旅游扶贫相结合的方式,与参训人员沟通交流,了解当前困惑,交流经营中的经验做法。
截至目前,“双送一扶”已走遍五莲县、东港区、岚山区、莒县、山海天旅游度假区等区县,培训余人次,受益村居余个,其中旅游扶贫村居9个,培训人群涉及乡村游采摘、农家乐、扶贫村等旅游从业人员和各区县、乡镇的旅游管理人员。
“双送一扶”的足迹遍布各旅游村居的每一寸热土,为乡村旅游经营者送去了政府的好政策、经营的好点子,服务的好创意,鼓舞了乡村旅游经营者的干劲与信心,推动了全市乡村旅游经营村、乡村旅游扶贫村的旅游发展,提升了乡村游从业人员的服务质量和业务素质,打造出特色旅游扶贫新模式。
县域培训“上城下乡”
从市旅发委下发全市旅游业从业人员培训方案后,各区县旅游局、各旅游企业等积极响应、热情参与,开展了一系列培训活动。莒县、东港区、山海天旅游度假区……迅速掀起了提升旅游业从业人员服务水平的新热潮。
月日—月日,莒县旅游局组织全县旅游系统管理人员余人到浙江大学通过课堂授课、座谈交流、实地教学等方式进行了为期7天的培训学习。此次培训进一步营造了全县乡村旅游发展氛围,落实全县旅游从业人员培训计划,加快“旅游名城”建设步伐;
月日,由东港区旅游局组织的乡村旅游专题培训班在西湖镇大花崖社区会议室开课,大花崖村两委及有意愿发展乡村旅游的村民共计余人参加了培训。这是东港区旅游局实施秋冬季“送智进村,有效帮扶”系列巡讲活动之一,同时也是该局“精准培训”助力“***”活动培训。
……
通过区县旅游从业人员“上城”“下乡”,全面提升了旅游系统管理人员的视野和实战能力,打造了为旅游从业人员提供开阔眼界、启迪思路、深入思考、相互交流的新平台。
被培训的学员们纷纷表示,通过培训学习,对新时期的旅游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有了新的认识。在今后的工作中,将以勇于担当、积极作为的新姿态,为旅游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旅游富市”,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发展的保障。全市范围内开展的培训活动,以源源不断的人才为旅游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而建立人才培训工作的长效机制才是获得接续不竭“源动力”的最佳途径。旅游说到底是一种“体验经济”,以人才聚力旅游业的发展,提升服务和质量,才能让游客“没来的想要来,来了的不想走,走了的还想来。”“双送一扶”专项培训进区县
新闻推荐
本报五莲讯(通讯员张辉于善发)五莲县地税局立足实际,积极把握税收经济新动向,创新举措,加强调研,认真落实各项税收政策,加强政策辅导,夯实征管基础,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助力企业发展。搭建沟通平台。该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