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临邑镇继续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切实利益放在首位,加大力度持续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脱贫扶贫攻坚战、丰富村民精神生活等民生工作,用“洪荒之力”获“民生考题”高分。
全力备战“环境保卫战”,提高乡村“颜值”。“你们看,这里的房前屋后一点杂草、垃圾都没有,而且都用砖头瓦块铺整齐了,就算下雨也不用担心了。”为打赢“环境保卫战”,7月11日,该镇组织120余名保洁员来到临盘镇“充电”,李家村的保洁员高学兰感叹到。
为全面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立夏以来,该镇先后安排环卫办、综治办等10余人,组织20余人的专业队伍,协调铲车1辆、挖掘机1台、三轮车13辆,负责249、316省道两侧的三堆、杂草、广告牌等清理工作;各管区、村及保洁员负责本村内主干道的垃圾清理,确保洒水车一天四遍洒水,村及省道两侧的垃圾桶内垃圾全部清运,249、316省道两侧补植绿化苗木5000余株;保洁员全部上道,集中清理垃圾、柴草等,确保三夏期间环境卫生标准保持不变;组织党政办、纪委等部门成立协调小组,统筹协调机械、人员等相关事宜;成立了由分管副书记为组长的督导小组,实行销号制度,发现一处死角遗漏情况,立即调度相关责任人,确保及时清理到位;采取三天一汇报一周一调度,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及时整改,实现了环境集中整治工作有人抓、有人管的齐抓共管局面。
据悉,该镇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备战“环境保卫战”,先后为全镇87个行政村配备了垃圾箱1210个,修建地下箱式垃圾池92个,购置垃圾清运车2辆,花费10万元购买了洒水车,配备了村级保洁员120名,建立了“统一收集、统一清运、集中处理”的垃圾收集处理模式,形成了“上下联动、条块协同、齐抓共建、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
创新举措,积极探索,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太感谢你们了,给我送来这么多衣服,还帮我打扫卫生,你们看政府还给我盖了房子,现在即不愁吃也不愁穿了。”七里庙村的贫困户王秀兰对镇团委书记董付康说到。
7月29日,该镇团委联合9名山东科技大学志愿者一行开展了“青春扶贫”活动,为13户重点贫困户送去了150余件衣服,并为贫困户清扫了房间,用自己的微薄之力助力“脱贫攻坚战”,受到了贫困户们的的一致好评。
为确保***取得实效,6月份,该镇开展了***“心连心”帮扶活动,明确每名机关干部结对帮扶2—5家建档立卡贫困户,110余名机关干部深入结对帮扶贫困户家中,为他们送去了食用油,发放了《贫困户帮扶连心卡》,共帮扶贫困户457户951人,收到意见建议270余条,解决生产生活难题190余件,真正做到了户户有帮扶责任人、有帮扶计划、有脱贫项目,推进了帮扶工作落地生根。
据悉,该镇积极探索***模式,以绿自源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为依托,以富民生态农业扶贫示范基地为重点项目,利用产业扶贫资金120万元,采取“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模式,扶持南赵、后庞、钟家、东苏4个省重点贫困村,贫困户52户、95人。“项目实施后,预计2017年贫困村人均分红收入1684元,2018—2028年贫困村人均分红收入2023元。还可为贫困人口提供就业岗位40多个,每人每月可直接增收700元左右。”该镇党委书记张文彬介绍说。
全力丰富精神生活,提高幸福指数。5月13日,临邑镇在东孙庙社区的文艺演出为2016年上半年文艺汇演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据悉,该镇4月6日在张法古社区拉开了2016年上半年文艺汇演活动的序幕,近40余天的时间里演出19场,参演人员达800余人次,演出节目包括歌曲、舞蹈、戏剧、山东快书、魔术等9类400余个节目,惠及群众达5000余人次,切实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深受广大村民的喜爱。
今年以来,该镇继续丰富群众的精神生活,大力实施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的“四德”工程建设,在各村显著位置设立了“善行义举”四德榜,广泛传播了“乡村文明”正能量;先后举办了庆“三八”暨“十佳乡村最美好婆婆好媳”表彰活动、“快乐童年、放飞梦想”文艺汇演等活动,弘扬了社会正能量,引领了社会新风尚;以创建省级健康促进示范县为契机,开展了“两癌筛查”活动,邀请妇幼保健院医师开展了保健知识讲座,入村发放《创建“健康村”倡议书》5000余份,书写标语20余幅;87个村居建起了供村民休闲娱乐的文化大院,配备了音响、电视机、健身器材等配套设施,“文体小广场”变身“快乐大本营”,村民生活品位不断得到提升,提高村民幸福指数不打折。 (卞春晓)
新闻推荐
8月5日,山东体育学院“千村行动——足球伴我成长”团委暑期三下乡大学生服务队来到徐园子乡马古台村,为该村孩子们教授足球基本知识和足球基本动作,让他们享受运动和足球带来的快乐。 胡朝鹏 摄...
山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山东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