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济南8月14日讯(记者马绍栋)“典型公选筛出来的企业含金量都很高,尤其是一批品牌企业,确实对得起‘诚信守望\’这个主题。”随着“食安山东·诚信守望”典型公选活动进入专家评审阶段,专家团们对网络投票结果和一批优秀食品企业给予高度评价。记者了解到,入选名单会及时公开接受监督,下月起,主办方将邀请一批企业代表开展诚信守望典型报告,讲述食安故事,分享守望历程,并适时启动全省诚信守望典型巡讲。
本次“食安山东·诚信守望”典型公选活动由大众报业集团齐鲁晚报、山东省食品工业协会、省旅游饭店协会等共同主办,于6月13日,山东省2016食安周首日正式启动。活动是以“发现诚信、正见品质、感恩良企,为良食良品点赞”为主题的公益宣传活动,其间,先后推出3批次共210家企业供市民点赞,7月25日晚,典型公选网络投票全面结束,累计斩获180万点击,38万余投票。活动中,除了一些坊间知名的食品品牌,也涌现出一大批终端消费者所不熟知的品牌黑马。目前公选活动已进入专家审评环节,来自食品领域各个行业的权威专家、领军人物将对网投名单进一步做出评审。
“180万点击还是代表了消费群体对上榜企业的关注,背后也折射出公众对食品安全治理及食企掌舵人道德品质的聚焦和关注。”专家评审团成员、省畜牧协会会长张洪本告诉记者,从网络投票结果看,凡是兢兢业业、诚信经营的食品企业,市场和消费者都投出了充满敬意的一票,得票数与企业实际经营状况、品牌影响力、业界口碑基本保持一致;而那些定力不强、曾经出过食品安全事件的企业,其品牌形象也受到一定影响,知名度虽高但口碑大受影响。这也警示企业,做食品一定要扎扎实实、善始善终,尚德守法、坚守诚信,消费者的眼睛一定是雪亮的。
据介绍,专家评审阶段将重点审查上榜企业的经营资质、质控体系、品牌形象、行业影响、社会口碑,其中包含历次政府抽检情况、第三方检测机构评价、媒体评价情况等。对于参评个人,将重点关注其从业经历、道德品德、行业口碑、食安事迹。对优秀企业和个人,本报和食安山东质量诚信联盟将予以大力宣传推广;如经举报发现诚信信息不实或有新发生失信失德不合格事件,联盟及组委会将进行通报并除名。
对于最终评出的诚信典型,主办方将邀请部分代表到济开展食安山东诚信典型报告,分享诚信守望历程,见证良企良品,推广守望者厚德情怀,并适时启动全省诚信巡讲。
新闻推荐
本报8月16日讯(记者刘振)16日,山东省大气环境质量2016年7月份17城市排名公布,山东省“蓝天白云,繁星闪烁”天数(能见度≥10公里)平均为26.2天,同比增加了6.3天。其中德州“蓝繁”天数为18天,是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