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9月12日讯(记者张婧婧)近日,山东省科技重大专项《耐盐碱作物新品种培育改良关键技术研究》现场观摩会在东营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召开。
该项目2015年由山东省科技厅批复,由山东省农科院玉米所牵头,联合作物所、水稻所、原子能所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所5家研究单位,山东黎明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和农高区康益公司2家企业共同承担。
项目围绕培育改良粮食作物(玉米、小麦、水稻、谷子等)、药用生态植物(板蓝根、射干、防风等)、能饲兼用植物(高粱、甘薯、青贮玉米、柳枝稷、芒草、狼尾草等)的耐盐碱新品种,开展耐盐碱作物育种理论与技术研究、耐盐碱作物种质引进评价与创制、耐盐碱作物新品种(系)选育改良,并开展盐碱地作物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与集成。项目突破的关键技术是围绕耐盐碱育种目标,将单倍体育种、分子设计育种、辐射诱变、染色体工程、基因组编辑等技术和常规育种技术有机结合。
目前,通过项目单位间密切合作,已在黄三角地区建立试验示范基地3个,创制耐盐碱育种材料20多份,培育耐盐碱优良新品种5个,初步建立了1套适应黄河三角洲周年种植生产模式,轻简栽培技术体系2套,累计示范面积10万亩以上。
项目将在开发利用盐碱荒地、中低产田的增产潜力挖掘、推进黄河三角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新闻推荐
王相军被评为“火凤凰杯”全国消防科普工作者一辆车、一个喇叭就是他的宣传阵地
本报10月13日讯(记者任小杰)近日,东营市消防志愿者协会的王相军被评为第十届“火凤凰杯”全国消防科普工作者,全国仅有12人荣获此项殊荣。王相军2008年加入东营市消防志愿者,2013年11月5日组织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