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柏建波
通讯员 张其余
在前不久召开的第二届全国乡村旅游与旅游扶贫推进大会上,临沂市蒙山旅游区入选全国“景区带村”旅游扶贫示范项目,是山东省4家入选景区之一。
全国扶贫攻坚行动打响以来,蒙山旅游区作为临沂市唯一一家国家5A级旅游景区,将乡村旅游作为扶贫攻坚、富民增收的主打产业来抓,把乡村旅游与***有效结合,着力推动乡村旅游朝着组织化、集约化、标准化、品牌化的方向发展,打造了李家石屋村、百泉峪村、张里庄村、桃花源村、花果庄村等一大批特色鲜明、影响较大的乡村旅游点和特色旅游名村,形成了环蒙山乡村旅游度假带,旅游产业吸纳1.2万人就业,人均年收入同比增幅达200%,有效推动了村民致富增收。
蒙山管委会始终坚持以保护为主,在保护基础上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原则,开发了以国家5A级旅游景区龟蒙景区、云蒙景区为核心引领,蒙山金伯利钻石矿景区、蒙山人家景区、明光寺景区、鬼谷子文化区等景区协同发展的环蒙山旅游景区集群,构建了生态大蒙山旅游发展格局,极大带动了周边乡村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为创新乡村旅游***运作模式,推进乡村旅游向“特色化、集约化、规模化”方向发展,2014年,蒙山旅游区率先出台了《蒙山旅游区乡村旅游统一经营管理奖励实施办法》,通过“以奖代补”方式,对符合条件的乡村旅游经营主体给予20万元奖励,引导其实行“公司+合作社+农户”的运作模式,吸纳贫困户或村民以资产、现金等形式入股,按照一定比例分红,推进扶贫村实现乡村旅游规模化发展,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带动贫困村实现整体旅游脱贫。目前,已成功打造李家石屋村、百泉峪村为蒙山旅游区“六统一”示范点。
在全域旅游的背景下,蒙山旅游区积极创新旅游产业扶贫经营模式,把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紧密结合起来,打造以休闲农业为基础、以特色院落为载体、以乡村文化为灵魂、以旅游接待为核心,集农业观光、休闲、度假、运动、体验、养生为一体的乡村旅游综合经济体,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为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蒙山旅游区连续3年设立200万元乡村旅游发展专项资金,用于乡村旅游的规划编制、基础设施建设、重点项目扶持、乡村旅游产品开发、宣传促销、人才培训、表彰奖励等。
充分发挥农业银行、临商银行、农村信用联社等金融机构的融资平台作用,为乡村旅游企业、经营业主及旅游扶贫村经营主体提供及时有力的金融服务。
此外,蒙山旅游区还创新旅游扶贫扶持机制,助力贫困户实现脱贫致富。精准施策,探索“公司+合作社+贫困户”三方合作共赢模式。农家乐、采摘园等乡村旅游开发项目优先租用贫困户果园、菜园、土地,优先租用、改造提升贫困户房屋,让贫困户获得租金收益。在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优先聘用贫困人口。通过资金、政策支持,积极引导贫困户发展农家乐、采摘园等多种形式的乡村旅游产品。
新闻推荐
成立于年的程故事社区艺术团为社区文化活动注入了活力,凝聚了居民认同感,并多次参加全市举行的文艺汇演,得到了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社区和谐的催化剂———记程故事社区艺术团□本报记者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