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在全省环境保护工作电视会议后,全市面源水污染防治工作推进电视会议召开。根据《济宁市10月份主要河流县域出境考核断面水环境状况通报》,不少县域断面水质没有达到标准要求。
近年来,济南市流域治污成效明显,南四湖实现了从劣五类水质向三类水质的跃升,成功跻身国家14个水质良好湖泊行列。去年济南市代表山东省迎接国家淮河流域治污考核,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山东省实现了九连冠。但今年以来,济南市部分河流断面水质波动甚至出现超标,面源污染成为影响水质的突出问题。“城镇生活污水收集不彻底、污水处理厂未做到全指标达标,老运河、洸府河、梁济运河梁山段、西支河等河流还有生活污水直排口、溢流口。”据市环保局工作人员介绍,部分河道、河岸以及其他禁养区范围内仍存在违规养殖场户,老万福河水质近期出现超标的主要原因就是沿河存在大量畜禽养殖问题。另外,农业种植过程中过量使用的农药、化肥,农村积存的生活污水等经雨水冲刷进入河流,也是造成面源污染的原因。此外,还存在渔业养殖、港口码头等其他方面的面源污染问题。
对此,济南市将加快污水处理厂提标升级,各县市区将对照辖区断面考核标准,提升本辖区污水处理厂排放水平。同时,加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治理,督促配套建设雨污分流和粪污水贮存、处理设施。此外,济南市将开展河道垃圾清理及航运污染防治,各县市区开展辖区内沿河排查行动,年底前彻底清理河道及两岸堆存的垃圾、漂浮物、秸秆、恶性水草等,维护河道正常的生态功能。“全市设置的40个县域出境河流水质考核断面,已全部明确水质标准,由各县市区长或分管县市区长担任河长,对水质负责。”据市环保局工作人员介绍,各县市区将把“河长制”进一步细化到具体乡镇,设置河段长,建立全覆盖的河流水质责任网络。
(本报记者杨柳)
新闻推荐
本报9月26日讯(记者徐文君通讯员范玉亮)25日,全市质量强市暨标准化工作现场会召开。与会人员参观了部分企业,详细了解了标准化工作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截至目前,东营市企业主导和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