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建设现场辛洁
因胶东国际机场,一个以黄海之滨——胶州为起点,联通全国、辐射日韩、拥抱世界的航空网络呼之欲出。
海阔天高,孕育着胶州发展的无限希望。青岛胶东临空经济示范区的成功获批,使目光再一次向胶州聚焦,空港城——一个代表繁华与现代化的名词,在不断追寻中浮出水面。
观世界潮流,绘发展大计。胶州把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作为全市一号工程,在探索中起步,在争创中发力,在建设中提速,努力在青岛市城市国际化战略实施中和“三中心一基地”建设中担当好更强有力的发展支撑角色。在建设过程中,多方配合、迅猛推进,犹如一曲铿锵合奏演绎得如此生动。
机场建设加速推进
从空中俯瞰,塔吊成片摆开,车辆来回穿梭……一个呈放射状的巨大“海星”图案雏形初现。按照规划,胶东国际机场建设将于2017年主体攻坚,2018年安装调试,2019年验收转场。
胶东国际机场在全国首个采用集中式单体五指廊造型航站楼,以一期“海星”状、总体“齐”字状为布局,既体现了地域特色,又传承了历史底蕴。这颗国内首创的“海星”,将航站楼大厅与五个指廊融为一体,实现大集中与单元式的合理平衡,成功解决了目前国内新建机场规模越来越大,却导致系统复杂、步行距离过长的问题。
这颗承载城市梦想的“海星”,正在建设者的努力下飞速变成现实。目前,累计完成投资64.45亿元,招标完成132项。航站区工程,除受高地铁影响区域外,桩基工程全面完成。A指廊和大厅高地铁非影响区已出“±0”转入地上主体结构施工阶段,计划年底完成主体结构施工的75%。飞行区工程,正在全面推进土石方和地基处理工作,地基处理完成79%,土方回填完成74%,下穿通道正在推进桩基施工,计划年底完成土石方和地基处理。综合交通工程,换乘中心(GTC)已完成“±0”节点施工,计划年底完成混凝土施工,高地铁代建,围护桩、支护桩和边坡支护工作全面完成,正在推进土方开挖和工程桩施工,计划年底完成穿越段的地下结构施工。配套工程已完成设计工作并做好招标准备,信息工程尚处于深化设计和工程招标阶段。
当前,青岛市已确定将临空经济区部分区域纳入山东自贸区试点申报范围,我市按照临空经济区与机场“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原则,加快编制临空经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道路、综合管廊、综保区和自贸区规划,同步细化临空经济区产业详细规划,加快临空经济区相应的招商、投融资等平台建设,超前围绕航空制造与维修、物流、会展等新业态开展引资引智工作,打造青岛新的经济增长极。
(下转第二版)(上承第一版)
和谐征迁提供保障
去年,胶州仅用7天时间完成机场建设一期红线内10个村庄整体搬迁。目前,机场一期施工作业面全部清出,土地移交顺利完成。今年,按照青岛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积极贯彻落实机场办征迁工作专题会议精神,计划2017年元旦前后完成二期征迁。
市级成立由市长挂帅、分管副市长任副总指挥的工作指挥部,指挥部成员单位根据职责分工,组成资金保障、征收搬迁、安置、维稳、社会事务5个职能工作组。指挥部办公室迅速召集相关单位对一期征迁政策进行梳理,对二期11个拟搬迁村庄进行初步调查摸底,牵头完成征迁工作方案、补偿安置方案和资金需求方案等18个工作方案的制定。从全市各部门中选派13名基层工作经验丰富和参与过一期征迁工作的领导干部担任包村小组党支部书记,公安、城管、临空办等单位抽调48名骨干力量充实到征迁一线。从相关单位抽调人员组成临时法庭、行政检察室、信访室、驻村律师等应急工作小组,全市参与二期征收搬迁包村人员达到322名。
从前期入户调查摸底来看,村民搬迁改造同意率达99%以上。据初步统计,11个村庄涉及3532户8614人,土地总面积约2.2万亩、房屋4246栋、企业29家、个体工商户383家、养殖户32家。11月6日3264座坟墓全部迁出完毕,目前正入户开展房屋测算评估阶段。
交通体系日臻完善
胶东国际机场,一个总投资超过400亿元的大项目,必将对这座城市的交通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我市拥有三条高速公路、四条铁路和胶济客运专线胶州站,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780公里,铁路通车总里程达到85公里。依托发达的交通运输资源,胶东国际机场周边现有交通资源将被最大限度地整合,规划建设集航空、铁路、公路、城市轨道等于一体的综合交通枢纽,构建起一个海、陆、空高效连接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网络。
为打造“全通型”综合交通枢纽,我市举全市之力积极协同机场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公路方面,扎实推进青银高速、机场高速等高快速路集疏系统建设。铁路方面,济青高铁穿过机场并设机场站,新建自胶州北站经机场至红岛站的铁路交通走廊,连接青连、青荣城际和胶济客专,形成新机场与周边城市快速连接的铁路网络。城轨方面,地铁8号线、12号线、16号线支线均接入机场交通中心,形成新机场与青岛市全域快速连接的轨道网络。目前“两高两铁”、地铁8号线等机场交通配套工程已全面启动。多式联运方面,依托中铁联集青岛中心站、胶州湾国际物流园及胶东国际机场航空物流体系,加快构建海陆空铁多式联运枢纽。基础设施配套方面,改建胶州北站,由原来2台4线增至3台9线,站房面积增至1万平米。临空经济示范区地下综合管廊成功纳入《青岛市地下综合管廊专项规划》,其中机场南快速7公里管廊已列入青岛市综合管廊试点项目。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刘靖李栋本报讯连日来,区委书记沙向东轻车简从,先后到我区各镇、街道和经济开发区,实地调研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期间,沙向东听汇报、进企业、看项目,先后调研察看了王村镇金璞公司石油压裂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