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新闻 济南市 青岛市 淄博市 枣庄市 东营市 烟台市 潍坊市 济宁市 泰安市 威海市 日照市 滨州市 德州市 聊城市 临沂市 菏泽市 莱芜市
地方网 > 山东 > 山东新闻 > 正文

发挥代表作用 服务眉山发展 ——部分基层一线党代表专访

来源:眉山日报 2017-04-24 10:12   https://www.yybnet.net/
杨启珍(右一)正在收集群众意见。李永伟(左一)收集村民意见。陈泽刚(右)作为爱心代表向困难群众捐款。李相德与他深爱的土地。献身教育事业的吕仲辉。辜长生(中)给孩子们讲国学。

本报记者 熊莉 文/图

作为基层的市党代表,如何践行党的宗旨,如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党代会召开前夕,记者走访了眉山市基层一线的部分市党代表,记录下了他们用实际行动,将广大人民群众的心声以及所需所求准确地反馈给党和政府,帮助广大人民群众解决好身边的问题,积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杨启珍

情系社区居民 倾情为民服务

“你们放心,你们反映的问题,我都记下了,我一定想办法解决。”杨启珍是洪雅县洪川镇张花园社区的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记者见到她时,她正在社区走访,收集民情民意。

说起杨启珍,张花园社区里的老老少少都要竖起大拇指,只要是老百姓反映的事,没有一件她不努力去办的,即使当下办不好,她也会及时向上级反映。在老百姓心里,杨启珍就是大家身边的贴心人、解难人。

2007年,杨启珍来到张花园社区任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当时社区人员结构复杂,破产企业多,下岗人员多,人口老龄化严重,面对新环境,杨启珍感到压力巨大。

“党组织信任我,我没有理由不干好。”杨启珍告诉自己,一定要干好党交给的任务。

为了尽快摸清社情,熟悉工作,杨启珍每天一上班就揣上笔记本,骑着自行车,挨家挨户上门了解居民家庭情况、思想状况和问题诉求。三个月下来,她跑遍了社区15条街巷,全面掌握了社情民意。

为了更好的发挥社区党支部的凝聚力,丰富社区居民生活,杨启珍发动辖区机关单位、业主委员会和社区干部、居民代表等,成立了文艺宣传、文明劝导、纠纷调解、环境整治、扶贫济困等11个自治性、互助式党员先锋服务小组,利用工作之余,开展送文化、“孝老敬亲”等活动,组织队员上街开展文明劝导,逢年过节为贫困户送温暖。

十年下来,在杨启珍的带领下,张花园社区成为省级养老服务示范社区、全省科普示范社区、全省示范社区工会、全省六好基层关工委先进单位。而对于张花园社区里的留守妇女、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杨启珍就像自己的亲人一样用心关怀与对待。

“多亏了杨书记帮我想法子谋出路,才让我有了今天安逸的生活,她就是我们下岗工人的恩人。”经营棉被生意的下岗工人何登洁说。杨启珍对百姓,有难必帮,如今的张花园社区家家和谐幸福、人人安居乐业,这一切,杨启珍功不可没。

杨启珍作为市党代表,她深知自己应该为百姓代言,急百姓所急,她四处征集社区居民的意见,决定把基层群众的声音传递出去,寻求解决办法。

李永伟

身体残志不残 演绎精彩人生

在彭山区观音镇果园村,村支书李永伟带领村民走上致富路,让村民过上好日子,身体的残疾丝毫不影响他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李支书,你又来巡查了哦。”近日,李永伟拿着笔和本子,来到果园村一葡萄园,查看葡萄的长势,询问园主有何困难或意见。

近年来,村里葡萄种植已上规模,但在销售中存在葡萄不易保存、成熟期产品过剩等问题,李永伟通过走访各种植户,了解到村里还缺少一个冻库,今年,他想在党代会上,把村民的意见传递上来。

果园村有一半以上的村民种植葡萄,平均产值2.5万元,这里环境整洁优美,村民生活富裕,村风文明祥和,2013年就获得了中国美丽田园的称号。而果园村能有今天的发展,与李永伟是分不开的。

曾经的果园村以种植水稻、小麦等农作物为主,当时,传统的经济作物让村民挣不到钱,青壮年纷纷外出务工,村里的发展很茫然。

随着惠农政策和产业调整的不断出台,李永伟决心要在果园村里发展果园。他四处考察,结合果园村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决定种植葡萄。

“种中国最好的葡萄,建设全国葡萄种植示范基地,要干就要干出一番成绩。”李永伟放下了自己的建材和葡萄生意,不顾自己残疾的身体,没有节假日、不分白天晚上,全身心投入到村上的工作,只要群众召唤,他就立马出现。为了帮群众减少生产投入,他带领村干部三上山东,不断与生产厂家谈合同、讲价钱,终于购买到价廉物美的天膜、地膜、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

如今,果园村葡萄种植面积已有5200余亩,共有41个葡萄品种,以前外出务工的人们都纷纷回到了村里。现有370户农户已入住水、电、气、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完善的第一期新农村综合体,二期正在规划中,建成后全村村民都能住上宽敞、舒适的新房。村民都说我们现在“上楼是居民,下楼是农民”,比城里人都巴适。

去年,李永伟又被选为市党代表,为了保持党员的先进性,他不断学习农业产业知识,研究国家三农政策,抢抓机遇,紧紧围绕党建工作建设要求,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带领群众按照“产村相融”理念,以“新村带产业、产业促新村”,大力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加快农民向现代农业业主转变。2016年,李永伟所带领的果园村党总支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

履好职尽好责 服务基层法律

陈泽刚

4月20日下午,记者来到达宽律师事务所,陈泽刚正在和同事们讨论案件。今年50岁的他,已经从事律师工作29年。从业以来,陈泽刚取得了很多荣誉,但他始终不忘初心,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

1997年,律师事务所经司法部核准名称为“达宽”,寓意“达者兼济天下,宽者睿智载物”,因为这份情怀,达宽律师始终贴近民生,服务普通群众,同时又心有大局,服务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案件无大小,搁在每一个人的身上,就是天大的事,我们必须心无旁骛!”陈泽刚经常叮嘱自己和团队,认真地办理每一起案件,力求做到精益求精。为了加强律师事务所中党的建设,在陈泽刚的主持下,党建工作进入四川达宽律师事务所《章程》,规定“律师事务所重大的管理措施、经营方针还有涉及到律师具体权益的方面,须征求党支部的意见”,成为全省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示范。

在律师事务所发展的过程中,陈泽刚积极推进政府法律顾问工作和服务地方经济,先后担任政企法律顾问200余次。为了完善地方立法,2015年底的人代会上,陈泽刚以人大代表的身份提出了“加强地方立法完善城乡建设规划的建议”,这个建议被采纳,纳入了地方立法规划,也就是现在的眉山市首部地方立法——《眉山市城乡规划条例》,已经颁布施行。

除了服务法治政府建设和地方经济发展,陈泽刚还领导达宽律师事务所开展了一系列惠民活动。每年提供法律援助1000多起,减少律师收费逾百万元,帮助农民工讨回工资一千多万元。

当选为党代表,陈泽刚深感责任重大。为了收集民情民意,他结合信访案件和前期在案件处理中发现的百姓难题,并通过QQ群、微信公众号、下乡调查等方式收集百姓的意见和建议。通过一系列的意见收集,陈泽刚发现,农村基层组织的法治建设还不够完善,村民权利意识的提升与基层组织依法行权意识不够强从而产生的诸多争端,其根本问题是基层组织依法自律自治能力建设问题,更多的是法律问题。因此,在今年的党代会上,他将提出“完善村(居)民委员会法治建设的建议”,希望在相关部门支持下,村(居)民委员会能有专项法律顾问,实现村(居)组织建设法治化,促进社会矛盾的化解。

勤劳耕耘土地 带领农民奔康

李相德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家乡的良田逐渐荒芜,这让种植户李相德十分心痛。

1998年,李相德放弃了在外面承包工程、做生意的赚钱差事回到家乡,克服重重困难带头种粮食,这一种就是19年。在他的带领下,当地农民通过种植粮食,走上了致富路,他也因此成为了眉山市党代表、眉山市十佳诚信公民、眉山市东坡区农技标兵、四川省劳动模范、全国种粮售粮大户。

在种植粮食的过程中,李相德分析总结出如今农村种粮的两大风险,一是留守在家的都是老弱病残,农忙季节劳动力严重不足;第二个风险就是收割季节天气不好,水稻收割刚好赶在夏天雷雨季节,传统的晾晒不管是场地还是人力都无法满足大规模的粮食种植。

问题找到了,接下来就开始想办法解决。李相德首先是把没有劳动能力种植的土地承包下来,让有劳动能力、愿意种田的人来种植,同时利用先进的科技力量和机械设备开展农业种植,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2012年,李相德发起成立东坡区德祥蔬菜专业合作社,2014年,李相德发起成立眉山市好味稻水稻专业合作社,2016年李相德发起成立眉山市大地缘农业服务有限公司。这几年,李相德陆续购进先进农机130余台(套),其中插秧机52台,每天插秧上千亩,为西南三省之首;烘干机36台,每天烘干粮食1500亩,为西南三省之首。最近两年收割期天气阴雨绵绵,这些烘干机每年可为周边农户挽回上千万损失。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加入李相德的合作社,现合作社已有355名社员,承包了土地32600亩土地,如何让合作社继续发展壮大?

李相德四处学习,不断摸索出了一套“五统一”盈利机制。即:统一农技知识、统一农资购买、统一农机服务、统一质量标准和统一销售。这让合作社的发展更加稳健。

作为一位粮食生产者,李相德始终把粮食安全放在首位,坚持团结、创新、绿色、共享的理念,他说,“粮食生产就是做良心。”李相德优选了240余亩土地进行有机基地实验,坚持“青蛙吃虫、人工除草”的方针,坚决不使用农药、肥料,将一切粮食安全隐患降到最低。2016年,李相德还引进一套农残检测及可追溯系统,与农业局联网,从耕地到作物收获全程记录,作物收获之后及时进行农残检测并录入系统,实现全程可追溯。

作为市党代表,李相德不忘先富带后富,回馈社会,在他的合作社,每年都会拿出一部分钱去关心关爱困难群众,对于困难群众,他亲自入户指导,聘请专家讲座,为困难群众发放农资,发展其成为自己的社员,还量体裁衣地为困难群众设计产业脱贫计划。

倾情润禾苗 爱心育桃李

吕仲辉

他是一位老师,以身作则,敢于创新,育人无数;他是一名共产党员,知难而进,埋头工作,脚踏实地奉献自己的光和热。他是吕仲辉,仁寿一中南校区党总支书记、校长,献身教育,书写人生传奇;忠诚担当,引领学校发展。

2012年,吕仲辉上任仁寿一中南校区校长一职,当时的学校,面临着教学质量上不去、学生素质提不高、学校因循守旧等诸多困境。

“共产党人不怕艰难。”他知难而进,创新提出了建设“性格一中、忠孝一中、卓越一中”的办学目标,按照教育现代化、管理精细化、校园人文化的卓越标准,着力打造管理团队、教师团队和学生团队。以教育管理和教学改革为抓手,锐意创新,深化课堂改革,倡导“以学定教、以教导学”四步教学法,实行小组合作学习,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把课堂交给学生,把思想的空间交给学生。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吕仲辉追求精细化,不随意、不马虎,不用一般的标准去作为,大胆突破旧有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仁寿一中南校区一跃跨进天府新区一流高中的快车道。

“他总是很低调。”这是老师们对他的印象,他从来不会给人高高在上的感觉,总是俯下身子,和老师交朋友,始终以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凡要求其他人做到的事情,他都会第一个做到。

为了做好学校的教学工作,不管多忙,吕仲辉都要走进课堂听课、评课,平均每周达6节以上。为了更好地促进学校发展,他坚持每周定时找一部分老师、学生进行座谈,一方面了解他们的学习、工作情况,另一方面倾听他们对学校发展的建议和意见,和他们交流学校的一些新的管理制度和教改思路。

“仁者,爱人。”在吕仲辉的心里,每个孩子都有平等受教育的权利,他对家境贫寒,或是身有残疾的学生,总是想方设法地帮助他们,给予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决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困而失学!”在吕仲辉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作为一名党员,我感到自己身上的担子很重,但我不会畏缩。”吕仲辉说,他一直都心怀感恩,深爱着自己的工作,珍惜和师生一起学习成长的机会。面对机遇与挑战,吕仲辉希望自己能思想上经得住诱惑,心理上耐得住寂寞,生活上守得住清贫,意志上经得起考验,时间上超越一秒前的自我,一步一个脚印奋力前行。

模范带头作表率 主动作为当标杆

辜长生

“甘将心血化时雨,润出桃花一片红。”这就是青神县初级中学校长辜长生的真实写照,他爱岗敬业,尊师爱生,一直把教书育人作为人生的事业来追求,把自己的生命融入其中,几十年如一日。

“多亏了辜校长,实现了我系统学习国学的梦想。”七年级三班的学生石雨轩说,因受母亲的影响,一直都很喜欢国学经典,但国学在学校没有系统的课程,他一直没有机会好好学习。去年,辜长生带头开设了国学兴趣班,并自己授课,把像石雨轩这样的学生们召集起来,系统地开展国学教育,深受学生的喜爱。

“校长不是官,是为广大师生服务的。”一直以来,辜长生以校为家,一心扑在学校工作上,身先垂范,以身作则。

辜长生一直坚持在管理工作中突出教学中心地位,狠抓教学质量,每一次教研活动都参加,每一次月考都组织指导各学科老师分析问题思考对策;一有空就深入课堂听课,平均一个学期听课次数多达40余节。他经常深夜检查学生晚自习情况、巡查住校生晚寝情况。全校十九个班级每天发生的大事小情,他比班主任都清楚,他会因为某班一次考试成绩不理想,专门找班主任促膝谈心;会因为学生体育成绩不理想而提出指导意见……

作为校长,辜长生感觉自己就是家长,他不断努力,为孩子们的学习,创造一个健康快乐成长的环境,让孩子们放心学习。为此,对于一些有困难的学生,辜长生总是非常关心,他说,教育的阳光应该温暖地洒在每个孩子身上,这一点,八年级的李冬梅深有体会。

李冬梅家里条件拮据,总是省吃俭用,辜长生得知了李冬梅的情况后,就特别留意她,“倒春寒有点冷,你寝室的被子暖不暖和?”“要吃饱饭哦,生活费不够了你跟我讲。”在李冬梅心里,辜长生就是她的亲人。

为了实现“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困而失学”的承诺,辜长生总是对贫困学生的费用能减免则减免,能通过政策解决的就通过政策解决,不能解决的他就四处化缘争取社会各界爱心人士捐赠帮助贫困学生,去年他通过青神县团委争取到了青神爱心联盟20个名额的爱心捐助。

“我是一名有着18年党龄的党员,就该有党员的样子。”辜长生说,党员就是要起到先锋模范带头的作用,必须要有担当意识,能成为市党代表,他深感荣幸,但也更明确了肩上的责任,“教育战线的党员就是要为国家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人才”,因此,辜长生对待工作,从不马虎,兢兢业业。

新闻推荐

不负人民的重托 ——写在成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召开之际(下)

成都紧抓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机遇,在转型发展上实现新突破,图为成都高新区南区软件园成都日报摄影部供图□成都日报记者杨扬黄颖张婷婷“80年代错过深圳,90年代错过浦东!今天,你不能再错过这里……”...

山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山东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发挥代表作用 服务眉山发展 ——部分基层一线党代表专访)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