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国梁
全国首批“三星级敬老院”“山东省一级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全省模范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在省庄镇敬老院会客厅一面墙上,挂满了颇具“分量”的获奖牌匾。
居住在敬老院的五保老人们无不感慨地说,谈起这些荣誉,不得不提起一个人,那就是敬老院的“当家人”高春海。正是高春海的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和爱心奉献,为五保老人筑起爱的家园,让老人们得以在这里安享幸福晚年。
“走心”管理
院民从“排斥”到“信赖”
省庄镇敬老院于2005年建成投入使用,现有20名五保老人在此长期居住,他们平均年龄82岁,最小的66岁,最大的101岁。
现年59岁的高春海,2007年被派到这里工作。怀着一份强烈的责任感,“外行”高春海迅速进入工作状态。一方面,他加紧学习相关知识,如管理学、心理学、护理学、营养学、健身学、消防安全等。一方面,他与每位老人分别谈话聊天,掌握熟悉情况。他发现,只有帮助老人们树立起主人翁意识、大家庭概念,才能在院里营造出和谐融洽的生活氛围。
于是,高春海上任后施行的第一个“新政”,就是狠抓三项评比活动,即“五好”院民评比(政治思想好、遵守制度好、团结互助好、个人卫生好、院务活动好)、文明院民小组评比、卫生房间评比。三项评比活动实行表彰奖励,给受表彰的个人发放奖金及生活用品,给五好院民戴光荣花,给卫生房间挂流动红旗,向文明院民小组发放奖牌,而且拍摄照片并裱入敬老院光荣榜。
此项活动的开展,培养和激发了院民争先的意识,增强了院民的集体荣誉感和卫生光荣感,呈现出卫生比着看、院务抢着干、纪律不违犯的良好势头。
亲情服务
胜似一家人
省庄镇敬老院秉承“奉若父母,情同亲生”的服务理念,为院民提供“文明服务、规范服务、优质服务”,最大限度满足老人需求。尽管上有96岁的老母亲,下有妻子、儿女,高春海在敬老院工作10年期间,已与敬老院的老人们一起过了10个春节、10个中秋节、10个九九老人节。
在省庄镇敬老院,实行分级护理制度,对一般院民实行常规护理,负责整理房间,打扫卫生;对半自理院民实行二级护理,安排专人为其整理房间、送水、送饭、看病护送、清洗衣物并及时掌握他们的身体状况,鼓励他们自立、自强,树立坚强信心。
特别是对得了重病的老人,高春海知道他们更需要他。2009年的一天,84岁的解青华老人突发心脏病,在省庄中心卫生院急救室,高春海鼓励她说:“有我在,您不要害怕。”一直到她去世。10多年来,高春海已经送走了16位老人。每位老人临终前他都在配合医护人员实施抢救,对他们尽其所能做好临终关怀。
想老人之所想
充实精神生活
高春海说,老人的物质生活保障了,精神生活也不能匮乏。
经高春海多方联系,省庄镇中心小学、省庄镇一中在敬老院建立尊老、敬老、助老的教学实践基地,学校的师生们定期到院内为老人们表演节目、整理卫生、和老人一起游戏。
每年五月份,敬老院定期举行老年人趣味运动会,竞技项目有套圈、钓鱼、打扑克、打气球、安联等七个比赛项目。“比赛前几周,老人们就踊跃报名参加,并积极备赛,一有时间就练起来。在这个过程中,老人的精神生活得到充实。”工作人员王秀华说。
老人们热衷赶集,这也是敬老院鼓励支持的,因为这有利于老人们散散心。为防止院民外出走失和预防院民在外出期间出现不测,敬老院专门为每位院民制作并佩戴了胸卡,卡上印有“省庄镇敬老院”字样、院民姓名和敬老院的电话号码。
对于敬老院会客厅里的获奖牌匾,高春海谦虚地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我做的其实都是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儿,让老人们感受到党和政府对他们的关怀,享受到亲人般的照顾,得到家庭般的温暖。”
新闻推荐
本报讯4月27日,省公安厅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全省公安机关道路交通违法整治和事故预防工作情况。记者在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全省严打渣土车严重违法和货车超限超载专项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效,第一季度,全省...
山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山东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