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济宁讯(通讯员宋涛)出门到处打零工,还要挂念着家里,王因街道申街村马怀祥的日子一度不太好过。最近,马怀祥感到身心的负担小了不少,村里的山东泉润企业集团和王因街道签订了产业扶贫协议,在家门口,马怀祥就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
工作离家一里地,每月能赚1500元,能够按时上下班,中午能赶回家吃顿饭,马怀祥已经很知足了。妻子双眼患有残疾,70多岁的老母亲也和自己生活在一起,外加一个十几岁同样也患有眼疾的孩子,马怀祥以往外出打零工的时候心里总少不了一些挂念。虽然中心中午管饭,但马怀祥还是会凑着中午的空回家看看,照看一下老母亲吃药,帮着做点家务活。
之所以有了现在的稳定工作,缘于王因街道今年4月份与山东泉润企业集团签订的贫困户帮扶协议,除了为邻村的贫困户提供合适的就业岗位,村里的贫困户们到了年底还可以得到500元的分红。“公司从事的是服务行业,可以提供的就业岗位也比较多,除了汽车美容,村里保洁也有几个贫困户。”山东泉润企业集团的总经理张保乾说,目前公司除了为马怀祥提供了一个就业岗位外,年底还会为申街村的其他6户贫困户每户提供500元的分红。
今年,除了在金融扶贫、危房改造等方面全线发力,王因街道在产业扶贫上也下大功夫,在现有大成钢结构和益农现代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基础上,又与泉润企业集团签订了帮扶协议。3家企业提供就业岗位,24户贫困户多了500元分红。
王因街道扶贫办主任刘梅介绍说,街道在与每家企业签订帮扶协议前,都会对企业的情况进行详细了解,以便为贫困户们提供最大化的保障和便利。除了申街村的马怀祥,在王因街道,靠着产业扶贫的好政策在家门口找到稳定工作的贫困户主一共有6人。在大成钢构学电焊工的张芮锡,做门岗的马祥瑞,这些都是王因街道重点产业扶贫项目的受益者。产业扶贫项目由街道、村和项目签订三方帮扶协议,项目资金用来为贫困户体用就业岗位和年底分红。产业扶贫变“输血”为“造血”,提高贫困户们对生活的信心。
目前街道辖区内的333户贫困户、627人生活都有了保障。其中产业扶贫项目已经带动了24户贫困户实现增收。
新闻推荐
李超指的这片庄稼地,就是村民被屠杀的地方。李西昌手拿的就是当时敌人的行凶工具。1947年10月18日,我方的潍北县独立营突然对李家营的敌人发动攻击,夺回李家营。当天,在李家营惨案中被掩埋的500...
山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山东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