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新闻 济南市 青岛市 淄博市 枣庄市 烟台市 潍坊市 济宁市 泰安市 威海市 东营市 日照市 滨州市 德州市 聊城市 临沂市 菏泽市 莱芜市
地方网 > 山东 > 山东新闻 > 正文

对立法禁止中小学手机进课堂的评析

来源:山东法制报 2019-01-29 14:49   https://www.yybnet.net/

随着以智能手机为重要代表的电子产品的普及,学生出于各种原因带手机进校园已是寻常之事,更有甚者,一个学生手里不止一部手机,对于学生带手机进校园甚至进课堂,教师和家长意见不一。随着近年来中小学生在课堂内外对手机的依赖和沉迷的加剧,中小学生带手机进课堂的危害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

早在2010年就有媒体就立法禁止手机进校园的问题进行过论证。首先从身体健康角度考虑,现在学生的近视率颇高。有调查显示,现在小学二年级学生的近视率已经达到了20% ,高中生近视率则高达80% 。学生近视率已经远远高于二十年前。而学生近视率这么高与手机等电子产品的负面影响是不可分割的。其次从学习角度考虑,中小学生尚处于自控力比较差的阶段。学生带手机到学校,会经常忍不住刷微博、微信和游戏等,这样会浪费大量的学习时间,而且容易分散注意力,降低学习效率,影响学生的学习进步。从心理健康角度考虑,很可能造成学生的攀比心理,造成学校手机攀比之风盛行。

新闻曾报道过一高三学生因玩手机,手机被老师收走将其班主任杀害;一学生因为课堂使用手机被老师没收而跳楼自杀。由此可见,当学校因管理学生的手机使用问题而产生矛盾时,稍有疏忽更有可能造成学生或他人的人身财产损失甚至出现犯罪行为。

很多学校认识到学生带手机进课堂弊大于利,规定不允许学生带手机进校园,但缺乏法律依据做支撑,一旦有个别学生或家长提出质疑,学校也无计可施。在回应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加强对中小学生教育成长立法保护方面,教育大省山东省迈出了开创性的一步。 2018年9月21日,山东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山东省学生体质健康促进条例》,自2018年11月1日起施行。该《条例》第二十四条第二款规定,中小学校应当加强学生在校期间电子产品使用管理,指导学生科学规范使用电子产品;严禁学生将个人手机、 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带入课堂;发现学生将上述个人电子产品带入学校的,实行统一保管。未成年学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控制学生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

《山东省学生体质健康促进条例》作为新时代全国首部为促进学生体质健康而制定的省级地方性法规,该条例的施行,对中小学校加强对学生在课堂使用手机的治理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支撑,也将社会各界对中小学生在校使用手机问题的重视程度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在笔者看来,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山东省学生体质健康促进条例》,履行了对人民负责的职责,也行使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所规定的立法权。

其一、我国宪法保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未成年人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关系我国人才培养质量,所以,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关系整个民族健康素质。这次山东以立法形式严禁学生将个人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带入课堂,同时增加户外体育运动时间。相信通过学校的贯彻落实与家长的配合,能够切实有效增强学生体质,降低青少年近视发生率。

其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六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但是面对着手机里面充满诱惑的游戏和视频,作为正是需要发奋学习的中小学生的受教育权利如何得到保证?青少年儿童德智体全面发展如何得到保证?立法禁止学生带手机上课,看似“小题大作” ,但实际上却是依法治校的一个重要体现。学校要做的事本就需要有法律依据,需要依法推行。

其三,“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中小学生尚处于自控力比较差的阶段,无论是抵制诱惑的能力还是分析判断能力都比较弱,在十几年前科技不发达的时候,物质生活条件相对匮乏,那个时代的青少年几乎不会遇到今天各种高科技产品带来的诱惑,但是今日不同于往日,不少的中小学生都会玩手游,会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抖音”“快手”看各种新奇、搞怪的小视频,会在各种直播APP 上看游戏直播。熬夜打游戏,上课看视频,挪用父母的钱充值,疯狂打赏主播的现象时有发生,这已经造成一些中小学生精神萎靡不振,严重影响到了身心健康。而立法机构作为法律的制定者,立法机构作为国家的权力机关,坚持以人为本、对人民负责的态度,则要关注这些缺失的部分,进行补足,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通过制定法律法规来保障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其四,教育机构的无奈局面也需要通过法律来进行破局。作为教育机构的学校之前在对手机进课堂的管理上虽通过校规进行约束,但是仍旧效果甚微。手机是个人私有财产,我国个人的合法私有财产受到法律保护,学校在没收学生在校违规使用手机的事情上,处理稍有不慎就会遭到家长的苛责,如若因为处理学生手机导致学生采取极端行为,更是会给学校以及老师带来很多指责。

其五,《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第三十三条规定:国家采取措施,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 国家鼓励研究开发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网络产品,推广用于阻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的新技术。 该规定虽然没明确应采取措施预防未成年人沉迷手机,但是智能手机是具有上网功能的,中小学生使用手机的主要目的之一是为了上网,所以立法禁止学生带手机,防止学生沉溺于网络。在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的规定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是可以作为参考,为其它相关法规提供法律依据的。《山东省学生体质健康促进条例》作为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的法规是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基础上对青少年的保护问题做了细化,做到了下位法服从上位法的立法规则。

另一方面,立法禁止中小学手机进课堂是否侵犯学生的通信权,笔者认为是没有的,青少年是享有通信权的,但权力的行使并不是无条件的。 我国宪法也有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例如在航行中的机舱、医院重症监护室、加油站、执行特别行动等等是不可以打电话的,这些场所之所以禁止使用手机,目的是防止电波干扰仪器,防止产生火星,防止行动泄密,保持空间安静,以维护生产、工作、学习秩序。与之同理,学校更要禁止手机使用,以便让学生们有一个安心学习的环境。

德沃金说过“法律是一种不断完善的实践”,当广大中小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在科技的产物面前面临威胁的时候,《山东省学生体质健康促进条例》的实施顺应了时代的发展,相关部门积极行使了立法权,履行了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的职责。与此同时,老师和家长也应引导孩子形成正确的观念,让孩子把手机用在正途上。当然,家长在孩子年纪比较小的时候,出于孩子的安全考虑,可以给孩子配备三防功能手机或者电话手表,方便及时联系。 立法机关从制度层面去规制,学校老师和家长积极贯彻实施立法规定,就能很好地起到限制学生带手机进课堂的行为,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保障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升。

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王潇然

新闻推荐

“四君子杯”诗词大赛在京启动

本报讯(记者王恒)日前,山东四君子集团与中华诗词发展基金会、中国诗歌网在北京隆重举行“四君子杯”诗酒文化与一带一路中华...

山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山东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书法走过长征路2019-01-29 14:13
街道社区送春联2019-01-29 10:55
评论:(对立法禁止中小学手机进课堂的评析)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