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在同马大堤上疾驰,透过车窗,春江一望微茫。辨桅樯。无限青青麦里、菜花黄。长江沿岸,大片大片的油菜花蔓延,金黄灿灿染三春,让人震撼。下车疾走,比风更快的速度,风衣被鼓起,感觉新生了翅膀。风中夹着花香,一沐春风万顷黄。
风淅淅,水纤纤。望江的文友带我去六户人家。在油菜花海中穿行,花开浪漫风中舞,唱着心中的歌,穿越云霄。遭遇倒春寒,但内心温暖,望江的文友质朴热情,让我有了如归的感觉。站在武昌湖岸,呼唤对岸的船家。一艘柴油机船,突突向我们驶来,船家是憨厚淳朴的渔民,不停地朝我们挥手致意。
相传110年前,江苏盐城六户渔民为避战乱溯江而上,停泊在望江县雷池乡金棚湖,落户雷港,成为当地渔民。后来金棚湖围湖造田,六户渔民迁徙到武昌湖,组建六户渔业队,在岛上盖起了房屋,安家立户,繁衍生息,怡然自乐。吴语方言,是他们保存的通往故乡的最后密码。他们过着打渔为生的世外桃源生活,家中门上从来不挂锁,六户人家的叫法,一直沿袭至今。近年,有人驾船缘湖行,忘路之远近。误入六户人家,夹岸数百步,杨柳依依,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以为进入了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既出,得其船,便向路,处处志之,逢人告知,呼朋引伴前往,六户人家遂名声大振。
春酣花初艳,风长草碧间。渔船停靠在一户水上人家,下岸后拾级而上,河畔青芜堤上柳。满眼的嫩绿,养眼养心。入座,渔家女端来一壶荷叶茶,清香四溢。青花瓷碗,古朴有味。倒茶的女子,微笑不语,低眉顺眼。不由想起,桃李风前多妩媚,杨柳更温柔。
临窗而坐,湖光水影,风烟俱净,水天一色。小时候,祖父带我去泊湖岸边走亲戚,常带我带湖上的渔家去玩。泊湖边停泊的是山东汉子,讲着一口山东方言,有时候在船头自娱自乐来一段山东快板,抑扬顿挫,让人久久回味。那时候,很羡慕那渔家少女,吃住都在船上,白天在湖上漂泊,夜里停泊在岸边,升起炊烟,过着悠闲的日子。夜阑卧听风吹雨。柳絮风轻,梨花雨细。
一桌渔家风味的菜肴,拉回我的思绪。芡实红枣羹,是六户人家特有的美食,甜而不腻。湖水煮湖鱼、清蒸风干鱼、荸荠炒肉、红烧野鸭,各俱风味,各有特色。柴火饭、锅巴汤,更是让人情有独钟,久久回味。去厨房,寻找为我们做饭的女子,一个正在扫地的小姑娘,摆摆小辫子,指着武昌湖中的渔船,笑着告诉我,她妈妈打鱼去了。我顺着她手指的方向望去,烟横水际,一只渔船在水上漂泊,刚刚为我们端茶做饭的女子,正在划船。一只鱼鹰,凌空而起,从水面上叼起一只鱼,转瞬就消失了,湖面上响起女子的歌声,婉转灵动,宛若天籁。扫地的小姑娘,睁着大眼睛,静静地看着我。那眼神,似曾相识。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乘船离开,六户人家慢慢恢复了往日的宁静。
新闻推荐
初次看到这些作品,很多人和我一样,充满了疑惑。但当读完作者于磊的《片段》才会逐渐明白,当绢本遇上水墨,加上固有的东方意蕴...
山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山东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