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山东 济南市 青岛市 淄博市 枣庄市 烟台市 潍坊市 济宁市 泰安市 威海市 东营市 日照市 滨州市 德州市 聊城市 临沂市 菏泽市 莱芜市
地方网 > 山东 > 今日山东 > 正文

产业集聚促进中国制造业参与国际分工的政策建议

来源:淄博晚报 2019-05-07 10:20   https://www.yybnet.net/

一、地区发展政策

二、产业发展政策

1.扩大市场规模降低贸易成本,促进地区市场潜力的增长

东部地区市场潜力较强,一方面体现了东部地区市场规模和市场容量相对较大,因此规模经济效应是产业集聚吸引FDI区位选择的重要影响因素。同时市场潜力体现了地理距离作用下贸易成本变化,反映了贸易成本对市场通达性的影响。例如指标特征分析表明上海从市场规模排名的第7位跃居为市场潜力的第1位。而广东从市场规模排名的第1位下降为第13位,主要原因就是上海能够借助周边地理接近的江苏、山东、浙江较大的市场规模降低贸易成本提高地区市场通达性,实现自身市场潜力的快速增长,吸引FDI流入。因此要发挥集聚效应对FDI区位选择的吸引力,应该扩大地区市场规模降低贸易成本,促进地区市场潜力的增长。

2.加强地区内产业的垂直关联效应,促进产业链的协调和配合

通过地区内产业的垂直关联吸引更多配套FDI产业进入,有利于地区FDI的持续性增长。因为配套产业链的完善可以更好得吸引上游技术密集型的生产环节FDI进入,提升产业链的生产结构,与此同时,产业链上配套企业的不断增加,可以实现产业链的延长效应,有利于节约生产环节的采购成本、降低交易风险,提高企业生产率,会吸引更多外资企业进入集聚地从事生产,带动产业技术进步。因此应该发挥集聚区内产业的垂直关联效应,促进产业链的协调和配合,吸引更多上游FDI的流入。

3.提高人力资本和技术研发投入,建立创新集群吸引更多研发型FDI

无论是人才培养还是研发投入都成为实现技术溢出的重要途径。技术溢出效应成为产业集聚吸引FDI流入的重要因素。产业集聚如果能够与本地区文化环境、技术环境相互协调,通过协同和共同的学习过程强化区域的技术创新能力,很容易形成熊彼特式的创新集群。制造业创新集群的建立能不断通过技术创新能力提升引导普通制造业向更多信息化、创新性的高科技制造业转变,也会吸引更多的研发型跨国公司投资。

4.适度促进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软环境对FDI的吸引

基础设施建设的质量和规模也影响了外资在中国投资和生产的交易成本。一定程度上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了FDI流入。应该引起注意的是,目前很多地区的工业园区或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的高投入并没有成为吸引FDI持续投资的动力。究其原因,产业集聚不仅仅要为FDI流入降低资源利用的交易成本,更应该注重协调管理的软环境带来的交易成本。如果集聚区内缺乏产业关联性,不能形成良好的分工协作,外资企业的生产和交易成本依然很高,这样会严重损害FDI的积极性。因此,基础设施的建设要合理规划和安排好,更重要的是如何形成区内企业良好的生产运作体系,提升软环境对FDI吸引。

5.增强地区开放度,形成FDI在地区间的合理分布

较高开放度是东部地区外资流入的重要吸引力,这也为中西部地区吸引FDI流入提供了重要启示。中西部开放度水平低下,如果产业链的配套和完善不能充分利用中西部地区的资源比较优势,那么东部集聚效应持续发挥也会受到遏制,因此中西部地区应该与东部地区形成产业集聚效应的有效对接,不断增强地区开放度,形成FDI在地区间的合理分布。

产业集聚促进中国制造业参与国际分工地位的提升,可以从利用产业集聚实现制造业技术进步和提高制造业出口竞争力两方面给予政策建议。

1.不同集聚度行业合理利用FDI技术溢出实现技术进步的政策

(1)高集聚度行业要发挥与FDI企业的后向关联效应促进技术进步。通信设备、计算机和其他电子制造业、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等外资投资比例高的行业要发挥后向关联效应,特别是与FDI企业之间的后向关联性,鼓励FDI企业与当地配套企业进行合作,在配套产品的设计、生产技术以及设备等方面给予支援,以此推动配套产业的层次升级,通过引导更具有高技术环节的外资进入,促进FDI技术溢出对制造业技术进步的推动作用。

(2)中集聚度行业应注重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并有效避免或降低FDI逆向技术溢出。中集聚度行业,例如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橡胶制造业等由于自身的技术发展比较稳定和成熟,应该利用相对有序的市场竞争机制,通过加大R&D投入来实现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外资的引进要适度,特别是要降低或避免FDI逆向技术溢出风险。像汽车工业、航空工业等具有本土技术优势的产业,外商也会通过设立自己的研发机构,不断削弱中方原有研发部门,非但使中方无力实施技术赶超,反而造成中国企业大量的逆向技术扩散。因此,中集聚度行业要注重自主创新能力的同时加强技术的保护意识,有效避免或降低FDI逆向技术溢出对自身技术的影响。

(3)低集聚度行业应促进FDI集聚、提高引资质量并推动产业结构优化。指标分析表明,低集聚度的行业FDI企业的集聚倾向明显,可以通过加强产业间外部规模经济效应和垂直关联效应促进FDI技术溢出,因此低集聚度行业应该促进FDI集聚。同时,由于低集聚行业多为劳动密集型行业,FDI流入的资源寻求导向明显,在FDI引进过程中还要注意提高引资的质量和技术含量,外资引进要与产业的技术发展密切联系。因此应该提高引资质量实现利用FDI先进技术提升和优化产业结构。

2.利用产业集聚提高中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的政策

(1)发挥产业内部与外部规模经济效应并重提高出口竞争力。内部规模经济效应通过产业内规模扩大、专业化生产不断提升出口企业生产率,为出口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提供了充分条件。然而,产业间外部规模经济效应同样也很重要,如果通过产业间市场规模扩大,集聚更多关联产业形成和加强产业间配合和协调,会进一步促进外部规模经济效应对生产率和出口竞争力的提升作用,降低企业遭遇国外市场冲击的可能性。在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低迷、外需不够强劲的情况下,国内市场产业间的有效配合和协调作用更显突出,生产率效应比单纯价格竞争更能有助于出口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站稳脚跟。

(2)促进产业集聚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良性互动提高出口竞争力。产业集聚提高了出口企业生产率,企业通过自我选择效应进入国际市场,国际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国际市场竞争激烈进一步促进进入国际市场的出口企业不断增强学习和创新能力、改进生产技术、提高生产率,使得具有较高生产率的出口企业能更好利用产业集聚提高竞争优势。因此,国际市场竞争与产业集聚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和促进,进一步促进更多出口企业通过生产率的提升进入国际市场,提高出口竞争力。

(3)提高劳动者技能和技术研发投入促进出口竞争力。应该摒弃单纯依靠劳动力数量优势实现出口竞争力提升的观念。产业集聚的生产率效应不单单是依靠劳动力数量的增长,更应该体现为劳动力的知识和技术的传播能力和创造能力,应该不断提高劳动者技能和受教育程度。同时,提高技术研发投入可以不断促进技术创新能力提升。技术研发投入对全要素贸易条件改善起到了明显促进作用,提高了出口企业生产率和出口竞争力。

(4)促进产业间的后向关联效应提高出口竞争力。促进集聚区内产业间的后向关联效应,特别是产业间的配合和技术溢出是制造业生产率提升的动力,产业间的每个企业不仅仅注重下游生产对本企业中间品投入需求,更应该和上游企业之间形成有效配合,包括国内以及跨国地域产业的产品设计和开发、品牌建设、生产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的持续性等,才能实现产品数量增长的同时质量的不断提升,实现出口竞争力由单纯的价格竞争转向技术和生产率竞争转变,提升我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

(5)提高对外贸易物流运输技术促进出口竞争力提升。现代化运输技术和手段的更新能方便企业的交流和互通信息,有利于企业扑捉外部市场行情,及时作出经营政策调整,提高生产效率。通过对外贸易运输技术的提高可以降低运输成本,节约运输时间,提高运输设备的周转能力,企业及时对国际市场价格作出应对和反应,成为市场价格的掌控者,有力促进企业生产率提高出口竞争力。

摘自:林冰著《产业集聚对中国制造业参与国际分工影响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17年3月第1版。

新闻推荐

打造世界旅游名城 济南就这样美下去

五一假日期间,省城芙蓉街上游客摩肩接踵,尽享假期悠闲时光。记者周里实习生李浩男摄今年五一期间,济南三部门联手为游客找房...

山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山东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产业集聚促进中国制造业参与国际分工的政策建议)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