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南楼四层隔离病房重症监护室,山东医疗队队员、济南第四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杨雪在为病人作基础护理。重症救治已成为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环节。(□苏晓燕 王凯 报道)来自山东省援助湖北医疗队的报道
□本报记者 于新悦
“年初一到现在,我来黄冈24天了。”2月18日,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护师禹莉苹在日记中写道。
“一个直观的感受是,真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禹莉苹表示,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从一座刚建好的新楼到器械整齐、住上病人,她和战友们从紧张害怕到自信沉稳,穿脱防护服从生疏到得心应手。“总觉得这24天眨眼就过去了,但静下来想想,确实发生了很多。”禹莉苹感慨。
戴三层手套,戴护目镜,为病人做静脉留置针的穿刺、输液、雾化、吸痰……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的病房内,总能看到她忙碌的身影和对病人轻声细语的安慰。山东医疗队这个充满力量和爱的团队,让禹莉苹信心满满。
禹莉苹的每一个护理操作都要与患者近距离接触。“第一次戴三层手套,戴护目镜,为病人做静脉留置针的穿刺,加大了穿刺难度,护目镜上的气雾让视线变得模糊,戴着手套撕胶布的时候也很困难。”禹莉苹回忆,第一个穿刺的病号是个二十多岁的小姑娘,当时这个小姑娘情绪不太稳定,她说:“你能给我一针扎上吗?如果你不能一次给我扎上就给我换个人。”
听完这句话,禹莉苹有些心凉了,戴着护目镜压得头疼,口罩闷得喘不上气,冒着危险救治病人,却没能得到病人的信赖。“我平复了一下,告诉自己,她年纪轻轻被确诊新冠肺炎,心理压力比较大,内心肯定也充满了恐惧。”禹莉苹对小姑娘说:“妹妹,我尽最大努力给你一次穿刺成功,你的心情我很理解,你这么年轻,肯定能很快战胜病毒,我在我们医院经常给小孩穿刺,你应该相信我的实力。”
小姑娘立马把手伸了出来:“你不要紧张,我看着你们戴着手套是挺困难的,我帮你把胶布撕好吧。”那一瞬间,禹莉苹觉得心里暖暖的,小姑娘把胶布一条一条撕好,贴在了治疗盘上,很幸运,禹莉苹一针给她穿刺成功。
除了常规护理,给患者发饭、喂饭、处理大小便等,禹莉苹也要一件不落地做完做好。“我印象最深刻的患者是一位中年大叔,他病情比较重,戴着呼吸机,完全不能自理,那天我给他喂饭,大叔不断给我伸出大拇指点赞。”大叔病情严重不能开口说话,身边也没有亲人,让禹莉苹心里很不是滋味。“我对他说,你的意思我懂,手不要活动了,快点吃饭,增强抵抗力,你的病很快能好起来。”禹莉苹哽咽着说。
在抗击疫情的战斗中,禹莉苹一刻都没有松懈。目前,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有越来越多的患者痊愈出院,还在住院的患者更是期待着出院的那一天。“帮助每一个病患,与他们一起同病毒作战,将会成为我一生难忘的记忆,相信很快就能看到胜利的曙光。”禹莉苹说。
新闻推荐
随着复工潮开启,疫情管控面临新的挑战,尤其是员工的安全就餐问题,备受企业重视与关注。为解决复工企业用餐难题,广发信用卡联...
山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山东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