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是人体的“动力之源”,也是人体与外界交流的重要器官。肺的健康与否,是人体健康的重要标志。如何拥有一个健康的肺?肺结节又是一种什么样的病呢?12月11日15:00,济南日报健康姐妹花邀请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肺病科副主任医师刘显涛,来教粉丝们“呵护我们的肺”。
刘显涛说,所谓肺结节,就是影像学表现为直径≤3 cm的局灶性、类圆形、密度增高的实性或亚实性肺部阴影,可为孤立性或多发性,不伴肺不张、肺门淋巴结肿大和胸腔积液的一种病症。孤立性肺结节多无明显症状,为边界清楚、密度增高、直径≤3cm且周围被含气肺组织包绕的软组织影;多发性肺结节常表现为单一肺结节伴有一个或多个小结节,一般认为>10个的弥漫性肺结节多为恶性肿瘤转移或良性病变(感染或非感染因素导致的炎症性疾病)所致。
那么,中医药学如何从治未病角度来防治肺结节呢?刘显涛说,在中医世界中,并没有“肺结节”这个说法,但相关文献中有“积聚”“肺积”“息贲”等记录。疾病的发展都有顺逆传变的规律,正确地预测到疾病的发展则能够及时阻断疾病的加重或转变。在中医理论基础中,脏腑之间有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所以在疾病的发展传变中主要包括五行传变、表里内外的传变。
中医认为,脾胃为生痰饮之源,痰饮之形成,与肺、脾、肾三脏气化功能失调有关,而脾胃则为其病变中心。肝气郁结简称肝郁、肝气郁,是肝脏病理中最常见的病理变化。精神刺激,情志抑郁不畅,或病久不愈而因病致郁,或他脏之病理影响于肝等,均可使肝失疏泄,气机不畅,形成肝气郁结之候,其轻者称为肝气不舒或肝气郁滞。中医体质学说是以中医理论为主导,研究各种体质类型的生理、病理特点,并以此分析疾病的反应状态、病变的性质和发展趋向,指导预防和治疗的学说。
那么,中医学治未病魅力究竟在哪里?我们应该怎样注重肺健康?如果粉丝们想知道答案,赶快打开“济南发布”APP收看视频回放吧! (本报记者李鹏)
新闻推荐
□记者王原通讯员杨平报道本报济南讯16个班级,11个团队,从校园走向社会,从课堂走向生活,从理论走向实践……12月14日,山东...
山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山东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