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州区凤凰山上,去年种下的树木已绿意盎然。本报通讯员刘飞摄
安康汉江两岸的垂柳吐出新芽。本报记者程刚摄
3月9日上午,安康市汉滨区干部群众踊跃参加义务植树活动。本报通讯员汪金波摄
安康各地的樱花争相吐艳。本报记者程刚摄
陕西理工大学的学生们参加汉中市组织的义务植树活动。本报记者张权伟摄
开篇语春风拂面,春雨飞洒,踏着季节的欢歌,我们迎来了今年的植树节。
《礼记》记载:“孙昡之月,盙德在木”,意思是说在春阳照临的日子栽种树木是最大的美德。李白“楼东一株桃,枝叶拂青烟。此树我所种,别来向三年”,更写出了栽种一棵树木、收获一片风景的美好体验。
一树留春,万古长青。进入新时代,建设生态文明、绿色美丽的中国,是发展的重要主题之一,也是陕西省多年来持之以恒的接续行动。三秦大地因为有了广泛深入的群众性“播绿”而山川秀美、绿染版图。
随着3月12日植树节的到来,各地又开始了一年当中声势浩大的植树造林活动。年年植树,是否株株成活?去年你栽种的那棵树是否吐出新绿?曾经你洒下汗水的那片林是否“绣”出绿荫一片?
从3月9日开始,本报13路记者深入全省13个市区植树点实地探访,从秦岭深处,到关中腹地,再到陕北高原,记者现场查看各地去年植树的成活率、管理现状、绿化效果,真实记录三秦大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图景。本报从今天开始,将推出特别策划《又到一年植树时,踏着春意去寻绿——本报记者多路探访全省各地去年植树点系列报道》,敬请广大读者关注。
商洛:春到商山绿满坡
本报记者郑斐万君
三月气象新,商山春意浓。
3月9日上午,商洛市及商州区党政机关干部、林业系统职工、市级以上劳动模范和当地群众600余人,到商州区大赵峪街道办事处芦河涧村参加义务植树活动,在150余亩的山坡上,栽植女贞、红叶李、石楠等苗木1万多株。
据商洛市林业局造林科科长杜振良介绍,2018年商洛市计划完成造林绿化32万亩。截至目前,全市7县(区)已启动春季重点区域造林工程30多处,完成造林3.8万亩。
在劳模植树片区,记者看到,市总工会常务副主席张新发正带领市级以上劳动模范代表40余人在栽树、培土、浇水。全国劳模、商州区大赵峪街道办事处冀村党支部书记冀智勇说:“咱们商州区春、夏、秋三季还可以,一到冬季四周山上就光秃秃的。2016年市上决定搞城周绿化,冀村也在绿化范围之内,前两年都是村上、办事处组织大家植树,2018年是第一次在这里组织这么大规模的植树活动。”
今年的植树活动热火朝天,去年栽的树长得又怎么样呢?我们乘车沿312国道,回看去年几个植树造林点的情况。
商州区北宽坪镇蟒岭绿道沿线,道路、河道、绿道周边的树种各不相同。在十八盘标段,商州区林业局营林股股长杨锋介绍,蟒岭绿道项目以“春花、夏景、秋实、冬绿,三季有花、四季常青”为设计理念,从2016年年初开始设计,经过2016年秋、2017年春和秋3个造林季节,已完成绿化工程量的80%左右,绿化成活率超过90%。在何家塬村标段,道路边的樱花树已发芽,河道边的柳树也已泛绿,一派田园诗画景象。
“过去搞绿化主要以荒山造林为主,现在对景观绿化的要求更高,无论是设计理念还是管理方式都在提升。”杨锋说,“我们坚持适地适树的原则,杨树和柳树都是乡土树种,目的就是尽量保持自然景色,让人能够看得见故乡。”
沿着312国道继续向前,记者又来到位于丹凤火车站背后坡地的丹凤县重点区域绿化现场。记者看到,这片植树区域坡度在70度左右,工人们正在将一株株油松搬上山坡。丹凤县林业局副局长冯春昌介绍,油松作为本地乡土树种,四季常青、适应性强,可以迅速实现绿化。
山坡上,工人正在翻地。按照植树作业要求,每个坑穴必须达到60厘米×60厘米,但这里一镐头挖下去全是石头,得用电镐挖坑。多年从事林业工作的冯春昌感慨地说:“这就是‘骨头山\’,是我们林业人造林绿化的最后一个坎。现在我们下硬茬,逐坑栽树,真正是造林绿化的‘实打石\’。”
“现在的绿化规划必须突出以人为本的原则,围绕城区城镇重点区域以及景区来搞绿化,在‘绿起来\’的基础上,还要在‘美起来\’上下功夫,目的是让老百姓对生态改善的获得感更强。”冯春昌笑着说,“这片区域的1万株油松都是‘选美\’选出来的,株株要求树干通直,不能有怪形状,病虫害树坚决不要。这些树都是由专业施工队承包供苗、承包栽植、承包管护、承包3年绿化达标。我们实行连续3年分期付款,强化工程质量和管护责任。”
2017年,商洛市把中心城区城周绿化工程作为向全市老百姓承诺的十件实事之一,全力推进。根据丹江等主要河流两岸、高速公路沿线、重点城镇周围缺林少绿的现状,将“两岸三线四区”作为造林绿化的重点,统一规划,分年度实施,一条沟、一面坡、一道梁集中治理,努力改善重点区域绿化面貌。各县(区)先后启动重点工程60余处,涌现出了商州区市区城周绿化工程、丹凤县城周凤冠山重点区域绿化工程、商南县城周凤凰山千亩长防林示范工程等一批重点区域绿化示范工程。这些工程规模大、标准高、质量好,在全市树立了标杆,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
在当天植树活动现场,商洛市委书记陈俊说:“树木是人类的朋友,秦岭是中国的绿肺。我们地处秦岭腹地,一定要积极抢抓春季植树造林有利时机,以全面推进国家森林城市创建为抓手,着力推进‘两岸三线四区\’和中心城市周边重点区域造林绿化工作,积极开展省级森林县城创建,统筹推进乡村绿化。”
安康:建设西北生态经济强市
本报记者程刚
春暖花开,草木萌发。3月9日,在全国第40个全民义务植树节来临之际,安康市委、市政府组织部分市级单位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在义务植树活动现场,市上领导与干部群众相互配合,将100余株大桂花、樱花等景观树苗,栽植在安康机场云梦小镇道路两旁的山间地头,为全市义务植树活动拉开序幕。
植树造林重在坚持,贵在实效。翻阅安康市往年的新闻报道,记者注意到2017年3月8日,安康市政府有关部门曾组织干部群众200多人,在安康市五里工业园区和当地新罗寺公园的荒坡上,栽植了150多株雪松和300多株樱花等苗木。一年过去了,去年栽下的那些苗木长势又如何呢?3月11日,记者专程来到这两处义务植树点,进行了实地探访。
在安康市五里工业园区一段道路两旁,近20米宽的绿化带里,整齐排列着去年义务植树活动时栽下的数百株樱花树和银杏树,在温暖的春风里,吐着嫩芽的树枝和含苞待放的花蕾随风摇曳。据安康市林业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这片去年栽植的林地,都是树径十多厘米,树高四五米的大树,主要是为了提升这个新建工业园区的环境质量,打造一条樱花大道,市林业部门为此投入200余万元。
随后,记者就近年来安康市的植树造林工作总体情况,来到市林业局进行了采访。据该局绿化办公室主任杨大洲介绍,近10年,安康市为了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大力实施“十大创森工程”,财政及社会投资共计121.25亿元,连续多年实现新增造林面积70万亩以上,全市森林面积已经达到2294万亩,森林覆盖率突破65%,城市建成区累计增加绿地面积1745.81公顷,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2.75%,人均公园绿地11.79平方米,早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森林城市。与此同时,安康市委、市政府还推出了党政领导包抓绿化示范点的责任举措,多年来这些县区各级党政领导包抓的绿化点,是全市十几年来保存率最好、生长最旺盛的人工林区,而且大部分是各县区的生态建设精品工程,有些已经成为森林公园或者群众休闲娱乐的景区、景点。这一组组数据和成绩,充分展示了安康近年来在生态建设中取得的辉煌成就。
当前,安康市以巩固提升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成果、积极创建省级森林县城和森林小镇为抓手,提出了建设西北生态经济强市的发展目标。2018年,全市将完成50万亩以上的年度造林绿化目标任务,计划全年实施义务植树750万株以上。
汉中:全力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本报记者张权伟
3月的天汉大地,鸟语花香,草木舒展,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3月9日上午9时30分,汉中市四大班子在家的领导、部分机关干部和汉台区机关干部、青年志愿者、镇村干部群众600余人在汉台区武乡镇同力村参加春季义务植树活动。大家扶苗、填土、浇水,一派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共栽植枇杷、樱桃、杏、李等果树和绿化苗木1.2万多株130余亩。
来自陕西理工大学植物学系的研究生田伟已经是第五次参加汉中市组织的植树造林活动了。他说:“我每年都参加,每次都很激动。这种活动很有意义,植树造林对改善环境有很大的作用,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参与。”
据了解,2017年汉中市完成造林23.37万亩,全民义务植树823万株,完成道路、河流堤岸绿化里程933.74公里,实施了5个县9个村“三化一片林”绿色家园建设,栽植各类苗木10.18万株,绿化面积1687亩,加快了重点区域绿化步伐。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作为林业领域的普通一员,我对自己的工作感到自豪。接下来,我们还要依托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进一步做好乡村绿化美化工作,守住我们乡愁和精神的寄托之所。”汉中市林业局造林科的汪梦洋说。
汉中市林业局局长张生奇说:“汉中市围绕‘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建设陕西最美城市\’发展目标,全市全年计划完成造林20万亩、义务植树800万株、中幼林抚育12万亩,加快生态建设步伐,提升森林质量;精心实施身边增绿,以城、镇、村、街道、交通干线、河堤、旅游景区等区域为重点,大力开展城镇绿化、景区干线绿化、乡村美化,多角度、深层次提升全市生态建设水平,努力将汉中市建成生态良好的宜居城市。”
近年来,汉中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态建设,先后实施了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天保工程、“三化一片林”绿色家园建设和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土保持工程等一系列生态工程,在全市范围内持续开展城乡造林绿化年活动。目前,汉中已建立自然保护区10处,国家级森林公园4处,省级森林公园4处,自然保护区面积达337万亩;建设湿地公园3处,保护和恢复湿地38万亩。
汉中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降水充沛,植被丰茂,具有良好的自然生态资源基础,是国家“秦巴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涵养区和三峡水库上游水土保持区,是国家“两屏三带”生态安全战略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位,筑牢秦巴生态安全屏障,汉中市委、市政府紧密结合汉中市全域旅游战略和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实际需要,积极组织学习省内外林业建设和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先进经验,提出用3年左右时间全力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对照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标准,汉中初步作了自查分析。目前全市已有80%以上的指标达到或超过了建设指标要求。全市森林覆盖率59.11%,所辖的镇巴、宁强、佛坪3县已达到指标要求,正在进行省级森林城市验收。
新闻推荐
为了进一步做大、做强、做精商洛市文化产业,繁荣商洛春节商洛春节文化,充分挖掘颇具商洛特色的传统民俗,2018年春节期间,商洛各县区推出了一系列“文化迎新春·欢乐过大年”文化活动,贴近实际、贴近生...
丹凤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丹凤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