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洛南县景村镇陕南移民搬迁安置点怡景佳苑小区内热闹非凡,这个小区的20户搬迁户拿到了新房的钥匙。截至目前,这里的262户搬迁户全部拿到了钥匙。拿到钥匙的老张兴奋地说:“这下子就可以装修了,赶明年早早就能搬进新家了。”
走进怡景佳苑小区,一排排设计新颖的楼房迎面而来,小区内路面干净整洁,活动广场,凉亭,休闲长廊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
景村镇是商洛市“一体两翼”重点镇,自2011年陕南移民搬迁政策实施以来,全镇共搬迁了2504人。景村街社区支书史财安告诉记者,以前村民住在山里,山大沟深,极不方便。实施移民搬迁后,交通、上学、就医都方便。
景村镇的移民搬迁工作只是商洛市陕南移民搬迁工作的一个缩影。实施陕南移民搬迁以来,商洛市紧紧围绕“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破难攻坚抓创新,移民搬迁步入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的发展轨道。2011年至2013年全市累计完成移民搬迁203768人,2014全市实施移民搬迁16003户。在确保搬得出的前提下,商洛市还大力发展致富产业,为搬迁户创造就业条件,强化技能培训,确保群众能致富。
在山阳县高坝店镇的移民搬迁安置点,食用菌产业园内百余人正在忙碌。在香菇粗加工厂房,十几名妇女手里忙得不停。她们在紧张有序的将刚采摘回来的香菇分拣出来。金海琴是她们中的一员,她告诉记者,以前她家住在该镇的栋青村,离镇上40多里路。平时出行一身土,下雨天就成两脚泥,住的三间破土屋,日子过得紧巴巴。住进移民搬迁房后,房子和城里的一样了。自己在产业园里每月还能赚到两千多块钱。加上丈夫平时在外的收入,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高坝店镇党委书记陈默说:“我们通过商贸流通,餐饮服务、发展食用菌产业、建经济产业林等促进搬迁户就地就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实现‘山上建园区,山下建社区\’。”
陈红梅本报记者冀晖
新闻推荐
本报商洛讯(程刚邱洪波记者闫鹏飞)8月22日至23日,澳门记者联会扶贫助学团一行,来到洛南县探访受助学生,倾听了解受助学生心声及他们学习生活所需。据了解,从2009年起,澳门记者联会通过陕西省外宣办搭桥,...
洛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洛南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