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六县一区都是国家级贫困县,贫困人口多、面大,随着新一轮扶贫攻坚战役的打响,到2020年,如何确保全市现有贫困人口如期脱贫,成为最难啃的硬骨头。
华商报:“十二五”和“十三五”的扶贫工作思路有何变化?
罗存成:“十二五”期间的扶贫工作主要是“帮扶”,帮助较易脱贫的群众,而现在称之为“脱贫”,而产业扶贫是脱贫的着力处,进而增强贫困户自身的脱贫能力,激发群众自身的发展动力。在群众之间,贯彻“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的思想,这是第一个变化。第二个变化是对居住在偏远地区和交通条件无法改善的群众进行搬迁工作,这是作为另外一种脱贫方法。还有一个就是对自身不具备脱贫能力的群众进行社会救助。概括起来,最大的特点就是从消除贫困到消除绝对贫困,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华商报:打好“扶贫”攻坚战对商洛来说任务艰巨。“十二五”都做了些什么?“十三五”准备如何做?
罗存成:商洛的贫困人口有95万人,经过“十二五”期间的努力,解决了约40万人的贫困状况。到“十三五”期间,还有48.9万人的脱贫任务。对此,主要通过产业扶贫来解决34.56万人的贫困问题。其余的十几万贫困人口会成为政策兜底的对象,这块需要政府通过民政、卫生、教育、医疗等必要手段来解决这一部分人口的脱贫问题。
“十三五”期间,主要围绕商洛地区的农业产业“八大件”来组建专业协会、农业龙头企业等,利用专业协会和龙头企业来带动群众脱贫。会向市委、市政府建议成立专业协会、农业龙头企业以及建立现代农业园区和专业合作社,通过这种形式将贫困的老百姓聚集起来,从而稳步地推进脱贫的进程。
华商报:要实现***,“精准”二字具体体现在哪?
罗存成:精准首先体现在对象的精准,也就是说,帮谁扶贫。在去年的九月份开始,进行了第二轮的脱贫核查,脱贫三榜公示公示,按照贫困户的标准来执行,解决了扶持谁的问题。下一步,根据每一户的精准实策,比如,这一户有医疗上面的问题,我们就通过医疗救助来解决,从而也就拥有了自主脱贫的条件。对于有自主脱贫能力的群众,就帮助他选择一种产业,比如养殖业、种植业,如果缺资金可以对其进行补助。如果缺技术,可以对他们进行技术培训。当然,还可以帮助他到就近的现代农业园区打工,通过这种精准措施来保证老百姓脱贫。对于脱贫资金问题,从中央到各省市,都实行的三年五万元免担保,国家进行贴息。比如,龙头企业如能够带动群众进行脱贫,政府会根据具体情况对其进行扶持,如下发扶持资金,当然也会扩大扶持规模,带动一户脱贫进行5万元补助,如果带动10户,这个资金补助规模就会扩大到50万元,为保证风险可控,最大规模会保持在200万元。
华商报:脱贫任务时间安排上是怎样的?
罗存成:根据商洛市七个县区贫困人口的比例和分布的情况,到2018年主要解决商南县和柞水县脱贫摘帽的目标。到2019年主要完成洛南县和镇安县以及商州区的脱贫任务。2020年则解决山阳县和丹凤县的贫困问题。这样安排的原因是考虑到丹凤县和山阳县贫困人口的比例比较大,以及偏远地区社会基础设施完善过程比较困难和缓慢,按照梯度来推进脱贫进程。最终到2020年,所有的贫困县脱贫摘帽,所有的贫困人口一个不落的跳出贫困阵营。
华商报:2016年,是“十三五”脱贫攻坚的第一年,开好局、起好步至关重要,今年全市脱贫攻坚的工作重点是什么?
罗存成:2016年重点做好五方面工作:一是切实抓好建档立卡工作,全面摸清贫困底数。二是建立健全组织工作体系,建立脱贫攻坚市县镇村四级组织工作体系。三是完善脱贫攻坚保障政策,制定出台《商洛市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意见》、“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和产业发展、易地搬迁、生态补偿、教育技能、社会保障、金融扶持、资金整合、绩效考核等八个实战办法。四是构建***信息平台,实行脱贫攻坚“网格化”、“清单化”、“图表化”、“精准化”,为精准脱贫画出路线图,列出时间表,开出责任单。五是全面实施***工程,坚持整村推进与精准到户有机结合,以“双包双促”为平台,统筹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力量,全力确保***、精准脱贫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华商报记者 陈永辉 实习生 刘娱婷
新闻推荐
华商报讯(记者 陈永辉 通讯员 任宏亮)近日,洛南县公安局刑侦、网安、巡特警、城关派出所联合出击,缜密布控,综合运用巡逻盘查、守候伏击等多种方式,成功抓获范某某、贺某某、王某某、宋某4名犯罪嫌疑人...
洛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洛南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