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段彬) “好吃的核桃在商洛”,是时下的一句流行语。这是继“秦岭最美是商洛”、“最美商洛蓝”之后,商洛市着力打造的又一品牌。
盛夏时节,漫步商山洛水,枝繁叶茂、果实累累的核桃树长势喜人,丰收在望。7月20日,在洛南县古城镇寨子村村民董建峰承包的核桃园里,不停擦着汗水的董建峰告诉记者,5年前,他以每亩200元的价格承包了本村60亩核桃园的30年经营权,由于当初不懂技术,管理粗放,核桃收益不高。自从掌握了嫁接、改造和病虫害防治等实用技术后,一些营养不良的核桃树重新焕发生机。预计今年核桃产量突破1万公斤,产值20万元。董建峰满怀信心地说,“我还要扩大规模,不断把核桃产业做大,带动更多的贫困户走核桃脱贫的路子。”目前,在商洛像董建峰这样的核桃经营大户已有385个,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有1/3来源于核桃产业,核桃已经成了农民脱贫致富的“摇钱树”。
商洛是全国著名核桃产区之一,截至去年年底,核桃面积产量分别占陕西和秦巴地区的30%和65%,位居陕西省地市级首位、全国地市级前列。核桃已成为商洛最具优势和潜力的特色产业。但由于技术落后、分户经营、管理粗放、水平低下等问题,没有形成经济优势。为了促进商洛核桃产业向新的目标迈进,商洛市委、市政府经过反复调研论证,做出了核桃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重大决策,出台了《关于加快核桃产业提质增效的实施意见》,全市各级各部门强化组织措施,坚持高位推动、抓点示范,加大资金投入、强化政策扶持,科学实施管理,全市迅速掀起了核桃提质增效助推精准脱贫的热潮。
综合科管是制约核桃提质增效的难点和重点。为此,该市坚持群众干不干,领导带头先示范。规定市级领导包抓示范点面积不低于1000亩,县区领导包抓示范点面积不少于800亩,镇办领导包抓范点面积不少于300亩。从今年元月开始,一抓五年不变,做到换人不换点。全市落实市、县区、镇办党委书记,政府市长、县区长、镇长主任,“三书三长”包抓责任制,落实包抓示范点214个、面积16.7万亩。领导真抓,群众实干,部门支持,取得了示范引领作用。
核桃科管是提质增效的关键。为了扎实推进土壤深翻、科学施肥、病虫防控、整形修剪、品种提纯、成熟采收等十项措施的全面落实,林业部门邀请知名核桃专家开展现场培训、互联网在线咨询,全市培训农民技术人员5.5万人。同时,组建农民专业服务队127个,集中开展高接换优、整形修剪和病虫害防治等服务,确保十项科管措施全覆盖。
核桃林园流转是解决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的关键。为了彻底改变核桃园经营户均面积小、管理粗放、投入不足等突出问题,市上制定了鼓励扶持政策,鼓励专业大户、龙头企业,采取承包、租赁、托管、入股、企业领办等形式,推进核桃林园流转,由分户分散经营向规模集约经营转变,从根本上解决投入不足,体制不畅、机制不活、效益不高的问题。
今年以来,全市共流转核桃林园60多万亩,占全市核桃面积的30%以上。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完成核桃科管269万亩,占总面积的87%,核桃规范化管理初见成效,预计今年全市核桃将增产30%以上,增产2万多吨,全市核桃干果产量可达到8.5万吨。果农人均核桃收入可望达到1500元以上,通过核桃产业脱贫4.9万户17.2万人,占目前全市总贫困人口的35.2%。
新闻推荐
@陕西牛背梁森林公园:春回大地,万象更新。沉睡了一个冬季的牛背梁苏醒了。柞水县牛背梁景区管委会决定3月18日正式开园营业!届时牛背梁景区将以崭新的面貌、周到的服务迎接广大游客。同时,历时三年,...
洛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洛南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