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锐(中间戴帽子者)给参观者讲解
刘锐用照片记录了家乡生活
一年多来,洛南县退休老教师刘锐坚持每天在村里拍一张照片,用数百张照片完整地记录了一个乡村的生活图景和新农村建设的巨大变化。为了让更多人看到这些照片,村民们在返乡大学生的带动下,捐款元帮老人办起了摄影展。
到县城办摄影展
1月日,天空中飘着雪花,一场特殊的摄影展正在洛南县城举行。这些摄影作品的拍摄者名叫刘锐,是洛南县一名退休教师,今年岁,展出的张照片表现的都是刘锐的家乡槐树坪村村民的日常生活。
“这是我们村党员青年宋亮亮发起的合作社,他给每个贫困户都发了黄花菜苗子,贫困户们种植之后,都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现在村里人都争着种。”在现场,刘锐兴致勃勃地给来参观的人们讲述着照片背后的故事。记者看到,这些照片包括乡村的产业变迁、四季图景、婚礼风俗等主题,内容极其丰富,看着这些照片,仿佛就正在槐树坪村,感受着哪里的发展变化。
每天都要拍张照片
刘锐在村里拍照是从年月开始的,无论刮风还是下雨,无论是天热还是天冷,他都坚持每天拍照,更为难得的是,老人还用一个专门的日记本详细记录了照片拍摄的时间、地点和主题故事,如今,他在日记本上已经写下了万余字。
作为一名退休教师,刘锐却背着个相机走村串巷去拍照,有人以为他是做社会调查的,还故意为难老人。有人得知老人想给村庄留个纪念时,又说他“放着清福不享,何必要受这个罪”。
“反正退休后在家里也没有啥事,人总是要活出一点精神和意义来。”面对不解,刘锐这样说。
众乡亲最终被感动
村民们都以为老人拍照就是图个新鲜,却没想到他可以一直坚持下来。“现在社会发展变化快,刘老师是给我们留念想。”慢慢地,村民们开始理解他了。
大学毕业返乡的杨飞,也是刘锐教过的学生,他被老师的执着所感染,想在县城和村里分别给老师办一场摄影展,让更多的人看到老师所拍的照片,但是没有经费,也没有场地。于是,杨飞在“槐树坪村爱故乡”微信群里号召大家捐款,用众筹的方式为老人办一个摄影展,没想到很快就筹得元钱。“感谢刘老师,是他让我这个游子看到了故乡每一天的故事,让我开始思考将来怎么回馈生我养我的家乡。”一位在外地读书的大学生说。
村民们也被刘锐的坚持所感动,纷纷加入到为他筹办摄影展的行列中来。大家主动帮他联系县群众艺术馆、县民政局,在县城皇城广场找到了展览场地。“快要过春节了,县城的展览结束后,我们还要到村上再展览一次,让乡亲们也都看看照片上的自己。”刘锐笑着说。
文/图 首席记者 张红中
新闻推荐
一、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小学生则是一个民族的期望所在,因此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不仅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任务,也是...
洛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洛南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