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在西安接受国家精神疾病研究联盟单位授牌仪式
????2015年在北京参加全国基层精神卫生管理人员培训
????和洛南县残联联合举办精神病患者免费救助活动,给患者免费发放药品
????精神病医院外貌
“以民为本、为民解困”,这是民政办院的宗旨。
地处商洛市城南的市民政局复退军人精神病医院,这里依山傍水、环境优美。近年来,该院规模不断扩大,硬件设施不断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和岗位责任制不断建全,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全面提升,已全面达到民政部优抚医院标准规范及为病员提供优质高效服务的标准。一年来在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带领下,该院各项工作又开创了新的局面……30年成长历程医院面貌焕然一新
始建于1986年10月的商洛市民政局复退军人精神病医院,是商洛唯一的一所公立专科性医疗机构,主要为各类精神病疾病患者提供治疗、康复、心理咨询、精神医学鉴定、精神病残疾鉴定等专业性服务,属全民制事业单位。该院面向全市复退军人精神病员和社会精神病员的治疗康复工作,是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精神心理疾病联盟核心单位,也是商洛市职工居民医保精神病专科定点医院及商洛市残疾人联合会精神疾病定点的一所医院。
目前,商洛市民政局复退军人精神病医院面貌不断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日渐加强,已批准床位90张,有专业的医务人员和从事精神科20余年的多名医护人员,其中副高1名,中职3名。医院开设有住院部男女病区及精神病门诊、心理咨询、量表测定、精神病残疾鉴定、工伤鉴定、劳动能力鉴定等专业科室,并配置有B超、脑电图、心电图等辅助检查科室,担负着六县一区的精神卫生防治工作。
近年来,该院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为了精神病患者”的科学理念,为患者及家人提供优质医疗服务。建院30多年来,在历任的各位院长及现任党支部书记、院长孙卫民同志的带领下,始终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的办院宗旨,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学习先进的经验和技术,力求达到管理方式方法不落套,业务技术达到新标准,每年参加省内外各种学习交流会和学术研讨会十余次;仅2015年,单位派出近90%以上的专业技术人员均参加了民政部举办的专业技术知识学习培训班。积极邀请本专业资深专家和临床精英,开展新技术和新动态知识能力讲座,医护人员提升了专业水平,转变了工作作风,促进了医院精神卫生事业健康长足的发展。医院以人为本竭力满足精神卫生健康需求
精神卫生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
想起精神病人,大家的心目中总会出现这样一幅恐怖的形象:蓬头垢面、衣衫破旧、目光呆滞、眦牙裂嘴、行为怪异、嘴里喃喃自语一些不可理喻的话语……这就是世人眼里的“疯子”。
商洛市民政局复退军人精神病医院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为了精神病患者”的服务理念,耐心对待每一位患者。该院的医护人员克服困难、不怕艰辛,认真担负起工作职责,与这些人们眼中的“疯子”打交道,给他们看病,与他们交流,用自己的真心去关怀、了解、呵护他们,获得了病患和家属的尊重和爱戴……
目前,商洛市仅有的一所精神病专科医院——商洛市民政局复退军人精神病医院,担负着全市精神疾病的治疗和预防工作,现开设有住院部、门诊部、心理咨询等相关科室,建院30年来,累计接诊患者约5万人次,住院患者4000余人次,为商洛市的精神卫生事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商洛市属于经济贫困落后地区,总人口240多万人。据估算,目前商洛市约有重性精神病患者2.4万人,而其中精神分裂症患者约1.58万人,其中复退军人精神病员在册约170人。商洛市的六县一区属全国贫困县,很多家庭尤其是偏远山区的家庭更是经济拮据,很多家庭出现有重症精神疾病患者,负担不起这部分医疗费用的支出,因病致贫现象因此出现。由于精神病患者肇事肇祸的案(事)件逐年递增,杀人、伤人等刑事案件时有发生,尤其是许多恶性事件的发生,在社会影响很大,严重影响了社会的稳定。
根据《全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15-2020年)》的要求和相关文件的精神指导,医院党支部书记、院长孙卫民提出商洛市民政系统精神卫生今后发展的规划设想:更加重视完善管理协调工作,成立商洛市精神卫生防治机构,协助商洛市级卫生行政部门规划并建立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网络,开展精神疾病防治健康教育和宣传。对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开展患者应急医疗处置提供支持,指导县级机构工作,定期统计、分析、评估和报告相关数据和工作信息;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相关专业和管理的师资培训,开展培训效果评估,开展重性精神疾病信息管理系统市级管理及网络报告工作。强化卫生机构的主导作用,承担起全市的精神卫生主导作用,担负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中的主要职责及全市精神卫生专业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工作。根据“十三五”《精神卫生工作规划》和《民政部关于加快民政精神卫生福利服务发展的意见》要求,不断加强民政精神福利机构的救助机制,为商洛市复员退伍军人、城镇“三无”、流浪乞讨、农村五保、特困贫困精神障碍患者提供住院治疗及康复的救治和救助工作,基本满足特殊困难精神障碍患者的集中服务及救治救助需要,与卫生机构形成相互协调,相互联络,相互补偿的一体化精神卫生防治工作体系。同时,大力宣传贯彻《精神卫生法》,逐步建立健全相关的政策法规,加大投入,加强管理,促进民政系统精神卫生福利机构有序健康发展。院长精益求精成为学科“领头雁”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
在商洛市民政局复退军人精神病医院,有一位商洛市精神卫生疾病方面唯一权威、备受公认的精神卫生专家,商洛市首批突出贡献拔尖人才,他,就是该院党支部书记、院长孙卫民……
只要一说起孙卫民,商洛的很多人都会竖起大拇指。他于1987年7月毕业于陕西省中医学院医疗系,同年10月分配到商洛市民政局复退军人精神病医院从事精神病临床医疗工作。1992年7月,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94年取得主治医师资格,2001年取得副主任医师资格,2008年3月担任医院业务副院长,2014年4月任院党支部书记,2016年4月任医院院长。他从事精神科临床工作30年来,能熟练掌握精神科常见病和疑难病的诊断治疗和防治康复,在从事管理工作10余年里,他熟悉精神卫生专科医院的管理工作及有关精神卫生方面的各项政策及法律法规。
虚心学习是院长孙卫民的最大特点。他参加工作以来,认真学习专业知识,积极向老前辈请教学习,悉心专研精神病学的专业知识,多年来积极参加全国、省内的精神科的培训学习和学术交流活动。2003年,他参加陕西省精神医学继续教育基地的培训学习,熟练掌握精神科常见病和疑难病诊断治疗,熟练运用心理咨询、心理危机干预于临床工作及生活。2013年5月《精神卫生法》实施以后,他深入研究精神卫生的有关法律法规,熟悉精神病的司法鉴定工作及精神病残疾鉴定工作。
1997年,孙卫民被陕西省卫生厅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陕西省首批名老中医师带徒商洛市唯一继承人后,师从商洛名老中医冯志雄主任医师学习3年。于2001年12月经陕西省卫生厅考核毕业。期间,他书写论文十余篇分别在《河北中医》、《陕西中医》等国家重点刊物上发表。其中,《冯志雄中医治疗病毒性肝炎、肝硬变临床经验》被录入《中华中医学验传承宝库》。
2008年,孙卫民担任副院长以后,积极扩大医院业务工作,与商洛市残疾人联合会合作,负责组织对六县一区的贫困精神病员实施了筛查、治疗、免费送药和精神病残疾鉴定工作,共带队下乡送医送药30余次,诊治精神疾病患者近3000人次,并组织主编了《精神病康复常识》科普读本和《精神卫生法》宣传册页,分别发放900本和1000余份,得到了上级部门及社会的一致好评,在患者及家属中树立了良好的口碑。2015年,他负责申请了民政部关于“优抚医院改革发展方向和思路研究”的课题申报工作,通过对商洛精神卫生现状的调查分析,撰写了《商洛市精神卫生现状暨民政精神卫生机构的职能定位和任务》和《关于商洛市精神卫生现状及发展和规划调研报告》两篇论文。
2016年,孙卫民担任院长以来,加强对院内的基础建设和科室建设,严格院内管理工作,组织修编了院内《规章制度》和《各类人员岗位职责》,扩大业务科研范围,积极与上级医院联络开展科研工作,与西京医院合作被国家科技部、卫计委授予“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精神心理疾病核心单位”,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协作成为“陕西省精神疾病临床研究中心”的首批协同研究成员单位,医院也成为商洛唯一的与中省就关于精神疾病研究的合作单位。
从事精神病临床工作30年的孙卫民,由于他的孜孜追求和不懈努力,他已经成为商洛市城镇职工、居民医疗保险咨询精神病学鉴定专家及商洛市职工工伤残鉴定委员会精神病学专家,成为商洛市残疾人鉴定专家组精神病鉴定专家。他现在担任陕西省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委员、陕西省心理卫生协会理事、陕西省康复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委员、陕西省预防医学精神医学分会常委、陕西省残疾人协会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常委,是商洛市唯一在省精神医学中的各类学术专业委员会中任常委、委员的高职及管理人员。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孙卫民的辛勤付出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他以精湛的技术和优异的成绩赢得了患者和家属的爱戴和尊敬,2016年被商洛市政府授予“商洛市首批突出贡献拔尖人才”荣誉称号。他发挥了商洛市精神疾病防治康复、精神卫生、心理卫生工作的学科带头人作用,为商洛市的精神卫生事业发展和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如今,他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正在为商洛精神卫生事业的发展谱写新的华美篇章!
新闻推荐
阳光讯(南星记者熊国安)“10个矿泉水瓶可以兑1支牙刷,60个香烟盒可以兑换一块肥皂……”9月5日,洛南县巡检镇巡检街社区“垃圾兑换超市”门前人头攒动,来自沟沟岔岔的农户纷纷拿着能兑换的可回收矿泉...
洛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洛南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