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薛文静记者张维)10月16日上午,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脱贫攻坚”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五场,商洛市相关负责人介绍了脱贫攻坚有关情况。在脱贫攻坚中,商洛市大力实施产业支撑、移民搬迁、金融支持、教育就业、社保兜底、精神脱贫、社会帮扶、精准施策八大脱贫行动,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商洛的脱贫攻坚最难的一件事就是产业脱贫,产业方面缺人、缺地、缺钱、缺技,这四缺问题在商洛尤为突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是我们遇到最头疼的一个事。”商洛市副市长柳宪军介绍说,商洛市同样有优势,核桃产业314万亩,板栗产业260万亩,中药产业180万亩,还有养殖等。“如何把这些特色农业变成现代农业,以现代农业来带动整个农村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我们研究‘带动\’两个字,带+动,谁来带?谁来动?贫困户要动必须带,所以我们发挥现代市场配置资源作用,开展企业带动,企业一带,它的产业链就动了;还有合作社带动、大户能人带动,这三种方式带动。”柳宪军说,为了搞好这项工作,商洛市突出了谁来带给什么优惠政策,谁来动给什么扶持政策。“前段时间,商洛市、县(区)通过对标贫困退出标准进行综合研判、现场问诊,今年62个贫困村、6.11万人脱贫退出任务可望全面完成。”
昨日的新闻发布会上,针对微信圈出现的商洛市许多贫困群众将土地资源变为资产入股村级集体经济,通过入股分红方式实现脱贫的情况,商洛市扶贫开发局局长罗存成介绍说,目前,商洛市已将8.1万亩集体“四荒”地、11.9万亩林地等资源变为股份资产,财政和社会资本投入的4.29亿元资金变成了集体及农民手中持有的股金,7个县区已有3.5万户11.4万农民“华丽转身”变为股东,成为在“三变”改革中腰包慢慢鼓起来的受益者。
新闻推荐
李淼商洛市北部处于黄河流域,南部处于长江流域,是秦文化和楚文化汇聚交融的地区,无论是方言、生活习俗、戏曲、民歌等都具有南北交融的特点。商洛花鼓戏就是这种特殊文化的产物,是我国花鼓戏体系中重...
商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商洛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