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江公园东段一处废弃水井房旁边搭建有柴棚、旱厕华商报记者 陈永辉 摄
华商报讯(记者 陈永辉)商洛市区丹江公园东段有一处废弃水井房,一对年迈夫妻在此居住,不但在公园内养起了狗,还搭建柴棚、旱厕,并在公园草坪上种了菜。市民质疑,公园内设施成了私人住所,既影响公园整体环境,又带来安全隐患。
氮肥厂退休职工水井房安家
在草坪上种菜
近日,市民赵女士反映,丹江公园东段一处废弃水井房住着一对年迈夫妇,这对夫妇在水井房旁搭建起柴棚和旱厕,养起了狗并在公园草坪上种菜。公园内怎么会有住家户,这处水井房是不是违建?
10月9日,根据市民反映,华商报记者来到丹江公园东段看到,靠近丹江河旁有一处废弃水井房,水井房内一楼放着杂物,二楼为主人卧室。水井房旁边搭建有柴棚,养着几条狗,水井房对面有一处旱厕,旱厕就建在草坪中间,草坪上还种着蔬菜。有市民从水井房路边经过,不时有狗跑上前嗅闻气味。
“我们老两口在这里住了30多年了,丹江公园没建起就在这里了。”水井房内的住户胡树林称,水井房原是商洛氮肥厂的,他是厂里退休职工,一直看管着水井房。从2008年至今的工资没有给他,前几年厂里也让他搬,他没答应。因为长期在这里居住,便养了几条狗,柴棚和旱厕搭建时间也长了。
商洛氮肥厂负责人杨某称,水井房建于上世纪六十年代,胡树林确实是他们厂里职工,看管过水井房,2008年厂子启动破产程序后,资产划归给商州区政府了,不存在拖欠工资一事,他们曾通知胡树林搬离,但胡树林一直找借口拒绝搬迁。
公园里住人影响城市形象
市民呼吁搬离
“这处水井房确实影响到了公园整体形象,对市民游园造成不便。”商洛市丹江公园管理办公室主任陈军波说,丹江公园是2008年建成投运,投用前水井房就存在了。水井房属于商洛氮肥厂,他们曾与胡树林和商洛氮肥厂沟通过,也向主管局汇报过,因为没有执法权,他们对此也很无奈。商洛市城管局主管副局长潘跃进称,水井房在公园范围内肯定不合适,但其权属不在丹江公园,没办法管。
那么这处水井房权属到底归谁?又该由谁来管理呢?商洛氮肥厂负责人杨某称,企业破产后,资产划归给了政府,应由政府出面管理。商洛市工信局副局长李德斌表示,2015年,商洛市政府会议纪要把氮肥厂生产用地整体划归给商州区政府,当时登记时就包括水井房。之后商州区政府将地划给商州区城投公司,用于城区东片区棚户区改造搬迁房建设用地。但是,10月9日商州区城投公司却表示,水井房权属不属于他们。
华商报记者采访中有市民表示,一个小小的水井房竟无人管理,小问题折射出了相关部门的推诿扯皮,实在是让人大感意外。也有市民建议,如果胡树林还不愿搬离,有关部门完全可申请强制搬离。待他搬离后,可拆除水井房,移交丹江公园管理处管理。
记者发稿前了解到,经过商洛氮肥厂出面沟通,胡树林正在收拾东西,准备搬离。水井房旁的旱厕、柴棚已经拆除,狗也被拉走了,草坪种的蔬菜已清理。李德斌表示,待胡树林搬离后,他们会督促氮肥厂等相关方面将水井房移交丹江公园。对此,陈军波说,如果水井房移交给他们,他们打算予以拆除。
新闻推荐
9月26日,省公司2018年度“星级”供电所建设现场验收第一考评组一行4人,对商洛公司洛南石门“五星级”供电所建设、山阳法官...
商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商洛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