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新闻 洛南新闻 丹凤新闻 商南新闻 山阳新闻 镇安新闻 柞水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商洛市 > 商洛新闻 > 正文

我的父亲母亲张萌

来源:商洛日报 2018-11-26 10:00   https://www.yybnet.net/

开栏的话

为广泛宣传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充分展示各行各业新时代的良好精神面貌,引导和激励商洛市各级各部门、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为奋力追赶超越、打赢“五个战役”、建设“三个商洛”贡献智慧和力量,今年5月,由市委宣传部、市委网信办、市文联主办,商洛日报社、商洛广播电视台、商洛新闻网、商洛之窗、陕西传媒网商洛频道、陕西网商洛频道协办,面向社会各界组织开展了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主题网络征文活动。截至7月31日,共收到投稿340篇。经专家委员会评审、网络投票及公示等环节,共评出55篇获奖作品,从今日起本报开设“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主题网络征文优秀作品”专栏,刊登部分获奖作品。我母亲年轻时是外婆镇上最好看的姑娘,这是我父亲告诉我的。每次全家人一起包饺子时,他都会一遍又一遍的讲述他们那个年代的事,他讲的时候眼睛里闪烁着光,微笑的样子好像看见了过去似的。

父亲还年幼的时候,他的家里非常穷,七个孩子在饥饿的岁月里只活下来四个,一个在吃大锅饭的时候饿死,两个在坡上砍柴没了。那是个缺吃少穿的年代,野菜树叶都吃过,实在饿得不行,有时候就弄一点盐冲碗水喝,八九岁的时候就去山上砍柴背下山卖,经常上山采药,摘野果子拿到集市上卖,换个零花钱。冬天穿的棉袄棉裤里都没贴身内衣,风从裤脚呼呼的直往里面钻,就此落下风湿腿的毛病,直到现在下雨受凉还会疼。

我母亲是个勤劳善良、坚强好胜的女人,家里祖祖辈辈务农。她出生的时候农村吃的是大锅饭,田地里种什么、怎么种,农民自家都没有自主权。每天起早贪黑还挣不到两毛钱,大家生产没有积极性,遇到收成不好的年头连饭都吃不饱。母亲是家里的老大,为家里的生计操碎了心。

在那个饱受饥寒年代里,他们却都是喜欢读书的人,憧憬新知识新生活,又敢于和困苦斗争。当时为了可以去上学父亲曾被爷爷用火钳狠狠地打过,打完了还是哭着说要去上学。

父亲说他对母亲是一见钟情,他们相爱的那一年是国家恢复高考的第一年,两个人非常兴奋,觉得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他们想写文章想见到毛主席,于是约定一起参加高考,在金榜题名的那一天结婚。

那一年他们和许多怀揣梦想的年轻人一起度过无数个不眠之夜,熬夜看书复习,买不起就借书来抄。当时父亲卖掉自己唯一的一身棉衣裤给母亲买了袋麦乳精,说是给她看书时补充精神。

考试的结果是父亲落榜了,母亲考上了师范学校。但是母亲却很坚定的和父亲领了结婚证。父亲挑了一担挂面送到外婆家,两人的婚事就算成了。后来母亲毕了业分配到了村里小学做教师,父亲在镇上的一个印刷厂做工人。上班第一个月两个人领到的工资加起来是37元,这个数字固定不变地伴随了我们家好多年,日子一直在拮据中度过。

再后来有了我,大人吃不饱孩子也没有奶喝。当时的秦俑奶粉4块钱一袋,我每月要喝4袋,家中的生活就更加入不敷出了,就在那个时候,两人商量决定辞职。父亲对母亲说:“国家现在在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收入也提高了。还有很多人在农业生产之余搞一些副业,有的人开始进城打工,还有的人下海,也许自己干起来才更有希望,更有出路。我们一起努力,为了以后的幸福生活。”母亲也很赞成,她从来都是默许父亲的决定的,她相信自己的丈夫,也相信自己。

这一年镇上的玉米生产获得大丰收。但丰收后的农民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因为玉米卖不出去,当地又没有一家能够消化玉米的农产品加工企业。父亲就开始琢磨,如何才能帮助村里化解这一难题。经过认真考虑后,他们认为农民种下的粮,要想获利,必须办加工厂。当时是在改革的大环境下,做企业可谓是春风吹又生,有了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在亲戚朋友的帮助下,两人经过努力,一个年产2000吨的淀粉厂建成投产了。创业是相当苦的,我童年记忆里母亲的脸上头发上总是洒满了苞谷面灰,双手抱我的时候也变得涩巴巴的。这些父亲都看在眼里,每天夜里收工回来他都会给母亲打水泡脚,温柔地看着母亲,眼里也常含着泪水说:“当初镇上最好看的姑娘,跟着我受苦了。”

当时国家对我们这样的家庭工厂很扶持,不仅有各种优惠帮扶政策,免除了部分税款,还给提供低息贷款,厂子的规模也一天天扩大,经营不断拓宽,始终实践着为村民办实事、让村民得实惠的初衷。企业的发展激发了村民的劳动热情,村里再没有一个闲散劳力,人均年收入已由办厂初期的不足千元增加到三千元。紧接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改革开放程度进一步得到深化,对我来说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父亲和母亲再也不为厂子的产品销路发愁了,每年的利润也逐渐多了起来。回忆起那段经历,我们的生活确实是发生了巨变,父亲说他们的生意这几年越来越好,收入也跟着不断上升。不仅是家庭慢慢变得富裕起来,我喜欢的一些小食品和玩具等等也越来越丰富,也越来越便宜。当时我的年纪还小,并不懂得太多道理,现在回想起那段经历,才理解到是改革开放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也让我们对未来的憧憬越来越美。

不仅是父亲和乡亲们的淀粉厂,我的母亲也不甘落后,那时也开办起了自己的纺织加工厂。记得一开始只是一个家庭小作坊,母亲一个人在闲时做些活计,带几个人教学刺绣、缝纫。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生活水平也在提高,大家对床上用品、家居饰品等需求也多了,母亲的纺织生意越来越好,从一个家庭小作坊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小班组,再从几个人的小班组发展成为一个几十人的纺织厂。可以说我的父亲母亲的事业,就是随着改革开放逐渐发展壮大,我们家和乡亲们的生活水平,也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而逐渐提高。

再过了几年,我们家离开乡下老家住进了县城的筒子楼,又搬出筒子楼住进江边的两室两厅的商品房。近几年父亲给母亲又买了一辆车,还说打算和母亲去出国旅游,要把蜜月给补回来,再走出国门长长见识给自己充充电。这些对未来的美好憧憬,让我们一家三口的脸上都带上了甜蜜的笑容。

这就是我父亲母亲的故事,岁月很长,他们始终用他们的爱、坚毅和不断向上的精神教导我感染我。新的时代给了他们新的机会和环境,改革开放也让我们家过上了以前从来不敢想象的美好生活。

父亲最喜欢的歌叫《幸福生活万年长》,父亲经常挂在嘴上说的就是感谢改革开放,感谢共产党,感谢新时代让他们的生活幸福万年长!

新闻推荐

商洛城投:砥砺拓荒路 建功新商洛马泽平 董志鹏

妙笔如花绘锦绣,山水商洛展新颜。2018年刚入冬季,商洛城市发展又迎来了一个收获季,满怀商洛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商洛城投人...

商洛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商洛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我的父亲母亲张萌)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