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讯(记者 韩建军 通讯员 林伟锋)2019年是产业脱贫决胜之年,全市上下抢抓春耕生产关键时节,深入开展“一补两送一议”活动,迅速掀起了产业脱贫“春季行动”热潮,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高位谋划部署,明晰行动方向。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产业脱贫工作会,安排部署2019年产业脱贫工作。市产业脱贫领导小组印发《关于开展产业脱贫“春季行动”的通知》,明确行动重点和方法路径,绘制了施工图,指明了行动方向。
精准补正信息,商议脱贫措施。组织帮扶干部2300多人,走访贫困群众2.13万户,扎实开展补信息、送政策、送技术、议措施“一补两送一议”活动,核实补正贫困户信息,宣讲惠农政策,商议帮扶措施,筛选产业项目,调研脱贫难题,落实年度任务,推进产业脱贫措施落地生根。
精准资金使用,推进项目实施。加快产业扶贫项目实施,强化资金监管整治,解决资金“趴窝”问题。丹凤出台《重点推进“六大产业”发展支持办法》,安排产业到户资金2019万元,集体经济实现增收8490万元。商南启动项目130个,覆盖贫困户1825户。山阳更新扶贫项目233个,启动建设农业重点项目5个、农业园区10个。
培育富民产业,提升带贫能力。聚力培育食用菌、中药材、核桃、生态畜禽等“4+X”特色产业,编制特色产业发展规划方案,发展一村一品,培育一县一业,推进一至两个主导产业实现村村全覆盖,提升主导产业带贫效能。镇安新发展中药材1.5万亩、新建桑园0.5万亩,新改造低产茶园0.6万亩,完成核桃、板栗科管11万亩,科管桑园两万亩。
搭建产销平台,推进消费扶贫。搭建年货节等展销平台,建设“扶贫超市”,强化产销对接,组织带贫企业参加各类展销活动,推广“产业+消费”扶贫模式,促使特色农产品卖上价、有收益。在南京举办商洛供销江宁特色年货大集市、商洛供销年货大展销等活动,实现销售金额1.01亿元,带动销售金额7700万元。
健全工作机制,开展技术帮扶。制定印发《全市产业发展指导员制度》,选聘指导员2154人,深入一线开展技术帮扶活动。抓住春节务工人员返乡有利时机,组织3000名干部进村入户举办田间课堂、农民讲习所等“送政策送技术送服务”帮扶活动,有效提高了贫困户产业就业技能,激发了贫困群众脱贫信心内生动力。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程刚见习记者刘枫“在管理企业的同时,我参加培训、走访调研、撰写建议……几乎忙得不停点儿。”2月22日下午,记者...
商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商洛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