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新闻 洛南新闻 丹凤新闻 商南新闻 山阳新闻 镇安新闻 柞水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商洛市 > 柞水新闻 > 正文

“群众的事就是自家的事”

来源:陕西日报 2015-09-10 21:27   https://www.yybnet.net/

    通讯员 朱恢军 本报记者 王天洋

面对高寒贫困的杨四庙村,外来村支书王德斌没有退缩不前,也没有豪言壮语,心里只抱着一个念头:不要让群众觉得我是来做样子走过场的。在他的带领下,村干部作风变了,人心齐了,贫困落后的村子又开始焕发出新的活力。“把群众家的事当成自己家的事,把党的好政策为群众落实好,群众就会认可你。”王德斌感慨地说。

杨四庙村位于柞水县营盘镇东部,长期以来,农业基础设施薄弱、产业发展滞后,群众增收困难,人均年纯收入仅有2300元。村集体不但没有积蓄,还负债5000多元。如何带领群众转变观念、增强发展信心是王德斌考虑的首要问题。王德斌是个“外来户”,要取得群众信任更是难上加难。面对现状,他横下一条心:只有干出实在事情,让老百姓看得见,他们才能相信你。他一上任,就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资金75万元,组织村民投工投劳,将村上2.5公里的低压线路进行了改造;实施了全村8公里的人畜饮水管道改造;修通水毁通组公路4.5公里,对全村农户的入户路和院落进行了硬化,新建便民桥5座,全村实现了组组通公路,户户喝上自来水、用上照明电的目标。

面对村党支部、村委会在群众中缺乏凝聚力的问题,王德斌把村班子建设作为核心任务,实行村民自治,让群众有充分的知情权、发言权,村里的宅基地审批、低保评议、救灾物资发放、特困户认定等重大事情都经过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决定后,由村委会具体落实。

依靠什么来致富?思路是关键。王德斌引导群众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建成了500亩核桃基地。他自筹5万元,动员群众种植猪苓,组织群众成立了中药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目前全村种植猪苓3万窝,预计3年后增收900万元,同时打造沙沟菌药基地,建成了万亩五味子野生改造基地及年产20万袋反季节食用菌生产基地。

老百姓的心头事就是王德斌的家务事。村民吕秀贵说,前不久,他申请危房改造缺少照片,必须当天送到县上,王德斌接到老吕的电话后二话没说,开车来到吕秀贵家拍完照片送到县上。代残疾人办理残疾证,给张家捎化肥,给李家老人送些猪苓菌种子……像这样的事他一年不知要做多少次。7年来,他一心扑在村里的工作上,有时逢年过节都不能待在家里与亲人吃上一顿团圆饭。

新闻推荐

柞水架起“高压线”推动“主体责任”落实

本报讯(记者董渺通讯员张珊)今年以来,柞水县委明确要求各级党委要把抓党建主体责任放在心上、抓在手上、扛在肩上、落实在行动上,并创新推行“四个二”工作法,即明确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两责...

柞水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柞水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群众的事就是自家的事”)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