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徐启平 记者 张力)一栋栋两层“小洋楼”傍山而建,一条条平坦的水泥路直通村户,一排排整齐的路灯排列道路两旁,村卫生室、文化活动场所、村级办公场所等设施一应俱全……这是记者走进柞水县红岩寺镇本地湾移民小区看到的新景象。
近年来,柞水县坚持“政府主导、群众自愿、规划先行、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的工作原则,以“大社区、小户型、跨区域搬迁”为方向,统规统建集中安置小区,实现集中安置率、城镇安置率、上楼安置率、统规统建率“4个100%”,建成一批规模较大、理念较新、标准较高的集中安置小区。集中建房5752套,集中安置5752户21392人,分散安置1000户3679人,搬迁入住5550户21150人,入住率达到82.1%。
让搬迁群众住进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完善,教育、文化、医疗等服务便捷的新型社区,享受到和城市居民一样的待遇,是柞水各级领导实施移民工程的出发点也是各位移民搬迁工作者的希翼所在。
为此,全县干部群众按照县委书记陈璇提出的“把陕南移民搬迁与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结合起来,将安置点尽量布局在县城、集镇、园区周边,同步考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等,实现移民搬迁与推进城镇化、脱贫攻坚、群众增收相互促进”的思路,一方面加大入住小区的水、电、路、视、讯、排水排污等基础设施,一方面加强周边的卫生室、农家书屋、文体娱乐场地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五年来建成的65个集中安置小区有39个布局在城镇规划区,城镇安置5490户,城镇安置率平均达到81.3%,通过移民搬迁,城镇人口规模增加20265人,为城镇化率贡献6.2个百分点。同时,加大对搬迁群众进行技能培训,通过培训学习有1.3万多人开始从事商贸餐饮、旅游运输等第二、三产业;2000多紧邻厂矿企事业和产业园区的搬迁群众,就近就地进入厂矿和产业园区务工,实现转移安置。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曹瑞)日前,由陕西省旅游局联合腾讯大秦网举办的第二届以“遇见不一样的秦岭”为主题的探访大秦岭活动在柞水县牛背梁国家森林公园举行。来自数十家陕西主流媒体的媒体人来到这里,探访不一...
柞水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柞水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