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赵波
在柞水县红岩寺镇红安村,有一个被四方邻里广为称赞的妇女:她11年如一日照顾高位截瘫的亲人,用责任和奉献谱写了一曲道德赞歌。她就是今年8月被评为孝老爱亲类中国好人的李玉燕。
“只要我不倒,这个家就能撑住”
2003年7月,在亲朋好友的祝福声中,20岁的李玉燕嫁给了同村的小伙子张开锋,组建了幸福的家庭。
“我当时嫁给张开锋,就是看上了他的勤劳和善良,到现在我也不后悔自己当初的选择。”9月17日,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李玉燕坚定地告诉记者。
婚后,张开锋在外打工,挣下的钱全部交给李玉燕保管,而李玉燕白天在地里干活,晚上回家给婆婆和小叔子洗衣服、做饭。虽然日子过得并不宽裕,但夫妻俩恩恩爱爱,一家人和睦相处,生活过得有滋有味。结婚一年后,女儿悦悦的出生,让小家庭更多了一份喜悦。
2007年的一天,李玉燕在家中陪女儿玩耍时,传来一个噩耗:张开锋在工作时被矿石砸中,已被送往医院。噩耗使得李玉燕当场昏迷,等她醒来后赶紧去医院看望丈夫。医生告诉她,张开锋高位截瘫,但万幸保住了性命。无奈之下,她只得接受这一事实。
张开锋的瘫痪顿时让全家陷入了困境。意识到自己成为这个家庭沉重的负担后,张开锋劝李玉燕把孩子带走,找个好人家。可是李玉燕说什么也不答应,她说:“一日夫妻百日恩,我们几年夫妻患难与共,只要我不倒,这个家就能撑住。”
“我要让他继续享受生活的美好”
炎炎夏日,为了保证张开锋身体的清凉和干爽,李玉燕就把张开锋换到大硬板床上,晚上睡在旁边伺候他,为他擦背、翻身、清理大小便,还不时地为丈夫摇扇驱蚊。
冬天,张开锋久卧病床,臀部红肿,疼痛难忍,无法入睡。李玉燕就找来书籍自学按摩技术,每天为丈夫推拿按摩,并陪他聊天,让他安心入睡。
张开锋行动不便,每天在家里闷得慌,李玉燕一有时间就推着他出门散心。长期瘫痪使得张开锋情绪焦躁,对生活厌倦,甚至产生轻生念头。李玉燕发现后,耐心劝导他,这才让张开锋的情绪渐渐好了起来。李玉燕说:“他是我女儿的爸爸,从小失去父亲,吃了不少苦,为我和孩子能过上好日子才外出打工的,我怎么舍得抛弃他呢?我要让他继续享受生活的美好,让他对生活充满信心。”
“我是看着李玉燕长大的,这娃善良勤快。面对生活的不幸,她就像秦岭山坡上的小草一样顽强应对。”柞水县红岩寺镇一位退休干部说。
“再嫁可以,我要带着张开锋”
在平日的艰难生活中,张开锋和亲戚多次劝李玉燕离婚改嫁。李玉燕总是说:“再嫁可以,我要带着张开锋。”
2009年,李玉燕和张开锋离婚后,嫁给了现在的丈夫张斌。婚后,张斌到外地打工养家,李玉燕依然和过去一样对张开锋嘘寒问暖、关爱有加,尽心尽力地照顾着张开锋。无论她走到哪里,都把张开锋带到哪里。
当被问及照顾前夫张开锋,她是一时冲动,还是经过长久考虑时,李玉燕非常诚恳地说:“我就是要养活他一辈子,等我老了,干不动了,就让我的娃娃照顾好他。”
11年的辛苦努力,让李玉燕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大了很多,但她无怨无悔。她说,虽然每个月只能靠夫妻二人打工挣来的3000余元养家糊口,但是每天看着孩子快乐成长,全家人围坐在一起高兴地吃饭,那就是最大的幸福。
新闻推荐
本报讯(周珊珊)今年以来,柞水深化教育发展,以攻坚教育短板为突破口,实施“三个加快”,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均衡发展。加快修...
柞水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柞水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