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西安高新区吸引了一大批行业领军企业落户,目前全区涉军企业达300余家。依托西安国防科技资源集群优势,西安高新区建设了军民融合产业基地,促进军工企业与各类企业融合进展。2015年,军民融合产值突破900亿元。
西安的最大特点是科研院所集中,高校扎堆,也是军工大市。西安高新区管委会人士表示,所以西安整个创业风格都是偏硬科技,包括一些军民融合的项目,以及一些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研发项目。
中科创星是西安高新区代表企业,成立于2013年,是由中科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以下简称西安光机所)打造,依托科研院所的科技企业孵化器,也是国内首个专注于“硬科技”领域的高科技企业投资孵化平台。中科创星总经理曹慧涛介绍,这些设备价值数亿,租给创业者们使用,“相对互联网+的一些项目,硬科技项目研发成本、周期长,对试验设备要求高,设备对于这些创业者来说很重要”。凭借科研院所的专业背景,从2015年开始,中科创星成为国内科研院所孵化器的标杆。
类似的硬科技企业在西安高新区还有西电捷通、天和防务等知名军民融合企业。
2014年9月,西安天和防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创业板上市,它是国内首家上市的纯军工民营企业。“以军品的质量品质来带动民品的发展,民品能够快速通过市场反馈,反过来为军品的开发提供技术支持。”公司董事长贺增林告诉记者,天和防务研发的技术,全部都是军民两用技术。从“以民养军”到“以军扶民”,再到“军民融合”,天和防务不断延伸产业,完善军民结合产业布局,成为地方军工电子产业的“排头兵”。
西安高新区管委会人士介绍,截至2015年底,西安高新区从业人员总数42.5万人,高新区科技型企业年末从业人员39.9万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人员31.5人,占科技型企业从业人员78.98%;硕博士5.5万人,占科技型企业从业人员13.67%,中高级职称人数13万人,占科技型企业从业人员32.77%。
今年国家科技部发布的全国国家高新区综合评价结果显示,西安高新区综合排名居第四位,单项排名中,知识创造和技术创新能力位居全国第三,可持续发展能力位居全国第四。
西安高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高新区在产学研合作、人才引进等方面表现突出,所以总体排名保持稳步上升。
据了解,西安高新区主要用科技大市场,来破解科技资源分割、分离、分隔障碍,探索统筹科技资源改革。该市场于2011年4月成立,已经成为面向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公共基础服务与科技资源共享交易市场化公益性平台。
目前,西安科技大市场汇聚了900多家高校院所和军工单位、1.7万名行业专家、7300多项技术成果、7700多家科技企业的科技资源信息,累计入库共享设备8233台套。
据介绍,该市场主要以市场化的方式,运营管理科技成果转化交易体系,推动科技与产业、科技与文化、科技与金融、军工与地方四大体系的融合发展。综合
新闻推荐
■记者凤晨实习生白瑶八月份,来自西安市多家幼儿园及特殊教育中心的数百名小朋友参加了由陕西零贰玖公益服务中心携手爱心企业组织的暑期互动公益活动。在志愿者的陪伴下,小朋友们度过了一个难忘的...
陕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陕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