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9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被定为“世界心脏日”。时值第十六个世界心脏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全球护心、家家齐心”。这再一次提醒我们,一定要关注心脏的“喜怒哀乐”。 这些年,因为心脏疾病导致猝死的报道时有发生,人们在感叹生命脆弱的同时,也在反思,为何猝死高发?而面对身边的人突然倒地、心跳骤停,除了惊慌失措、拼命呼救,我们还能做些什么?
秋季是心血管疾病高发季
眼下正值凉爽的秋季,这个时节人们的心脏最容易出毛病,需要特别注意。因为天气转凉后,皮肤和皮下组织血管收缩,使血压增高,加大了心血管负担,这些都会导致冠心病复发甚至急性心梗发作。
笔者了解到,心脏病包括冠心病、心律失常等多种病症,其中最常见的是冠心病。近年来,冠心病导致的急性心肌梗塞发病率和致死率逐年增高。即使突发心肌梗死后,医治及时挽回了生命,但部分心肌坏死,心功能或多或少都会受到影响,虽然手术开通闭塞血管,但动脉的粥样硬化过程难以逆转,药物就将伴随其一辈子了。
心梗中青年发病逐年增多
专家表示,心梗的日趋年轻化与年轻人精神压力过大、持续熬夜、饮食不节、运动量少、嗜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有很大关系。
心梗发病时常有典型表现,市民要小心提防。比如胸前区出现压榨样痛或闷胀感、牙痛、上腹痛、左肩痛等,持续时间可达半小时以上,患者常出现濒死感,或者大汗淋漓、呕吐、气促、晕厥、心悸等症状。部分病人在心梗发病前一段时间,常反复出现短暂性胸痛等症状。若出现上述症状,应尽快就医。
该如何早期识别心梗和做好预防?专家提醒中青年人,平时生活要有规律,早睡早起,避免精神紧张、大喜大悲,保持心态的平和;应根据个人喜好坚持适度的有氧运动。低盐低脂、清淡饮食为主,做到按时进餐、饮食有节,避免暴饮暴食,适时补充水分,可以避免血液黏度增加及血栓形成。除此之外,还要定期到医院体检,做到防患于未然。一般来说,30岁以上市民最好每年做一次体检,检查血压、血脂、血糖、心电图等,若检查出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疾病,则可以进行及早干预,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抓住抢救“黄金4分钟”
专家提醒,抢救心脏骤停患者的黄金时间是4分钟,之后,大脑功能就会产生不可逆的受损。只有“人人参与”,才能让猝死的防治工作取得质的飞跃,形成“人人会救,人人能获救”的格局。
陕西省医院心脑血管科副主任医师李尚俭介绍了有效的心肺复苏步骤和方法:首先评估环境是否安全;其次,判断患者有无意识,可以通过叫、推,或查看有无呼吸、脉搏;第三,呼救和报警;第四,进行正确的心脏按压,按压部位为双乳头连线的中间,频率至少为每分钟100次,深度至少为5厘米,注意确保正确的按压部位,双手重叠,按压稳定有规律,下压要垂直向下,身体不要前后晃动;第五,清理口腔中的异物,让病人仰头,使口腔、咽喉轴呈直线,保持气道通畅;第六,人工呼吸,平静呼吸使之胸廓抬起即可,按压与人工呼吸比例为30比2,直至病人有自主呼吸。孙瑛
新闻推荐
由陕西省保健协会主办,中华医学会陕西消化内镜学会、中国医师协会消化介入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西安消化分会、中华消化内镜杂志协办,西安高新医院承办的“第二届陕西省食管胃静脉曲张及伴发...
陕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陕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