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呀》剧照记者 尚洪涛 摄
《哎呀呀》编剧李红
记者 尚洪涛 摄
在昨晚的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群星奖”颁奖典礼上,陕西小戏《哎呀呀》和板胡与鼓《丝路欢歌》荣耀上榜,令人振奋。参加“群星奖”角逐的作品都具有相当艺术水准,风格则各有千秋,这两部作品何以脱颖而出?昨晚颁奖礼后,记者采访了《哎呀呀》的主创团队。
15个“哎呀呀”讲了个基层故事
“15个‘哎呀呀\’成为贯穿全剧的线索,贯穿起一个接地气的基层故事,让人印象非常深刻。”在18日决赛的舞台上,《哎呀呀》凭借其突出的主题和演员生动的演绎博得阵阵掌声,观众吴秀清先生这样表达观剧感受。
《哎呀呀》通过展现一位县委书记深入基层,明察暗访低保政策在农村落实情况的特殊场景,塑造了一位心直口快且富有正义感的乡村妇女形象,折射出当今中国基层政权中存在的某些不正之风,也反衬并刻画了一位心系百姓、深入基层、走群众路线的好县委书记形象。
据了解,该剧是渭南市临渭区文化馆群众艺术工作者,在基层采风与群众接触中发现了农村***中存在的问题,便以此为基础改编为戏剧。此前版本的《哎呀呀》时长20分钟,在参加十一艺节前,该剧进行了重新编排,更突出人物冲突矛盾,时间也压缩到15分钟内,节奏更紧凑。
编排时尽量从群众角度出发
获奖后,该剧主演刘志政告诉记者,从今年9月到艺术节开赛,从编导到演员每天都在排练和雕琢剧目,“成功的很大一部分原因也许正来自集体团结的力量。”
该剧编剧李红则表示,以后要继续加强和基层的联系,争取给观众呈现更好的作品。“因为我们剧目最突出的特点也正是真实,接地气。”李红表示,“哎呀呀”作为剧中的重要台词,是主角杨嫂用来敷衍书记的转折词,“我们在编排时,尽量从群众的角度出发,用群众最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内容,让人看完后能够切身感受到这就是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我想这正是我们的作品最打动人心的地方。”
《哎呀呀》的作曲李莉认为,该剧编曲中传统与创新的融合也是一大亮点,“我们保留了传统秦腔元素,有它的传统唱腔,但同时,这是一部现代戏,所以编曲中也有浓重的现代风格,让观众耳目一新。”
大胆直接的主题打动人心
亲民、接地气的风格,让《哎呀呀》赢得了观众和评委的赞许。本次群星奖戏剧类决赛评委之一、中国戏剧学院京剧研究所副所长张关正认为,“《哎呀呀》反映了某些群众干部在工作中不健康的作风,演员通过十几分钟的表演,给予了基层干部一个善意的批评,这正好发挥了文艺作品监督批评的重要功能,让人欣赏完作品还有所悟,这种大胆直接的主题很能打动人心。”
他表示,虽然“群星奖”是群众文艺奖项,群众文艺作品因受时间、演员专业程度的限制,不能和很多专业大作相比,“但让我很欣喜的是,如《哎呀呀》这样的作品一样,本次很多参赛作品都贴近日常生活,帮老百姓吐露心声。这也是我们本次评议的重要参考标准。”
记者 孙欢
新闻推荐
陕西城乡居民医保符合条件人群今年起享受更多便利 省内异地就医可即时结算
日前,《陕西省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省内异地就医即时结算方案(试行)出台》。从今年1月1日起,符合条件的人群可享受省内异地就医即时结算。其中,异地就医结算范围为异地住院医疗费用。转诊患者需携带相...
陕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陕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