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扩建后的西安火车站由北向南鸟瞰图
改扩建后的西安火车站由南向北鸟瞰图
改扩建后的西安火车站北站房效果图
改扩建后的西安火车站全貌鸟瞰图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主要组成部分,伴随人类文明与社会的进步而发展起来。它的出现是人类走向成熟和文明的标志。在各类要素最聚集的城市中,如何营造人与自然、社会、文化等和谐共生的生活一直是千百年来人们孜孜不倦的探索与追求。《西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十三五”时期西安要初步建成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国际化大都市。当前,西安火车站改扩建工程的全面启动为促进“一带一路”发展、建成品质西安提供了极好的契机。
推进品质西安建设
带动大关中跨越发展
近年来,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在各地经济的强劲带动下飞速行进。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西安积极把握新丝路发展理念和对城市发展的新要求,系统推进品质西安建设。而随着“品质西安”建设的深入推进,西安在大关中追赶超越进程中的带动作用将会更加突出。
多年来,西安市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通过统筹区域空间、人口规模、产业发展和对外联通几大方面,定位城市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层面,着力推进西安火车站改扩建工程筹备工作,以期实现市民、社会、自然和谐共生。年6月,中国铁路总公司、陕西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复实施西安火车站改扩建工程,西安火车站改扩建工程随即全面启动。
激发文化创新活力
推进城市发展升级
品质西安建设,创新是应有之义。历经三千多年风雨的洗礼,西安已是一本阅不尽的历史书卷,沉淀的文化绚烂夺目。据作家聂海峰分析,大明宫—大雁塔—兴教寺(樊川八大寺)自成西安的一条“世界文化遗产中轴”。作为中轴之首的大明宫,素有“千宫之宫”之美誉。其九大城门之一的丹凤门遗址位于今西安火车站之北、自强东路东段和二马路之间,规模属隋唐城门之最,更好地实施对它的保护与展示对研究中国都城文化等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身处西安的人们可以发现,自西安市实施大明宫遗址保护工程以来,紧邻西安火车站的大明宫区域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穿越在大明宫遗址与火车站之间的自强东路南北两面则呈现巨大反差。此次西安火车站改扩建的目的之一即是以丹凤门遗址为起点,实现与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的相融相接,推动现代化大都市与十三朝古都—西安在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共融共生和传承创新,推动城市管理、城市资源配置、城市规划等的协同发展,实现陕西文化产业升级和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的“追赶超越”发展。站改工程结束后,西安火车站北站房也将形成端庄厚重、气势恢宏的仿唐建筑格局,与大明宫遗址丹凤门遥相呼应,成为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和城市名片。
实现共建共享发展
推进西安品质建设
西安火车站改扩建工程是一项涉及面广、涵盖内容多的综合性基础设施项目,正在实施的西安火车站北广场棚户区征地拆迁,就是西安火车站改扩建工程重点工作之一,是新建西安火车站北站场、北站房、北广场的基础工作。年5月正式启动征收工作以来,承担此项工作的新城区政府工作人员挨家挨户上门宣传解读政策,在充分尊重市民对城市发展决策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提倡市民、政府共建品质西安的同时,认真讲解棚改对西安站改和城市区域环境提升的重大意义,争取他们对征收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此次的改扩建不仅是一次共建美丽西安的改造工程,也是一次市民共享西安发展成果的良好契机。” 相关工作人员介绍道。火车站北广场周边的棚户区形成于世纪年代,由于毗邻火车站,流动人员众多,治安状况欠佳,区域内建筑布局杂乱,房屋建成年代久远,抗震防灾性能低,水、电、气、暖等设施破损严重,落后的环境面貌和市政设施已不能满足居民的日常居住需求,广大居民要求改造的意愿强烈,“快搬、快建、快安、早住”已成为棚户区广大群众的共同心声。目前,交房户已达%以上,三千余户居民已搬离了道北低矮破旧的房屋,告别了逢雨必涝的低洼院落。未来三年,棚户区的人们将搬进位于华清路的新建的安置小区,实现安居乐业。
据悉,西安火车站改扩建工程建设由西安铁路局牵头实施,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新建北站房及高架候车室、原有南站房改造、改建车场、车辆段和机务段东迁、新丰至窑村联络线建设、西安至灞桥段增建三四线工程建设、陇海线改造等,西安东站(纺织城站)作为西安火车站过渡站及西安客运辅助站也一并改扩建。西安市的工作任务是配合铁路部门建设工期,实施西安火车站及西安东站(纺织城站)改扩建工程的征地拆迁、广场建设、市政配套设施及交通设施建设。建设期间,部分客运进行分流,西安火车站正常运行。年西安火车站北站房、北广场将投入运营,年西安火车站将全面建成运营,与发送高铁旅客列车的西安北站相呼应。改建完成后,西安火车站将是一个拥有南北双广场、双站房、双地铁、多通道的车站,形成北有大明宫丹凤门、南有明城墙解放门的恢弘格局,成为一个现代化、便捷化、人文化的大型综合交通枢纽,进一步彰显古都西安的影响力和文化魅力。
新闻推荐
陕西高校成绩不凡 19项成果获奖 傅恒志院士成为陕西最年长获奖者
本报讯(记者任娜)年度国家科技奖,陕西个获奖项目中,由高校主持和参与完成的共有项,占全省获奖总数的.4%。陕西高校获奖情况为:西安交通大学主持完成的4项成果获奖;西北工业大学主持和参与的4项...
陕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陕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