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本报关于宝鸡擀面皮产业的连续报道,引发多家媒体跟进。实际上,舆论关注之前,宝鸡擀面皮早就“蹿红”了,红在互联网里,红在天南地北的食客桌上。
宝鸡擀面皮怎么红的?表面上源于一批个体的探险精神,比如一次邮寄擀面皮,启迪了杨阳、杨君兄弟的抽真空包装思路;一个外甥女的电话,让不识字的王收梅拿出了开设网店的勇气。而其深层动力,更源于一批从业者强强联动的众人拾柴火焰高:比如他们成立行业协会,昔日对手头碰头分享营销经验;他们制定规划,效仿现代食品工业,打算从生产材料、生产过程到包装、营销实施标准化。
有人说,产业化后,小吃传统味少了。这或许是把双刃剑。许多传统小吃制作费时费力,如擀面皮制作者不得不凌晨起床操劳,这种损耗健康的生产方式,跟不上产业化需求的生产方式,在安全卫生、高效率要求下,部分或全部被机器替代,应当看做一种进步。当然,产业化未必是对传统手工生产的完全替换,纯手工制作依然可以通过创新形式,如一些擀面皮企业尝试的,结合旅游、体验收费的形式差异化延续。产业不能断的根,是传统小吃的口感,以及传统小吃一道道工序中透出的精益求精的理念。
宝鸡擀面皮产业是陕西小吃走向互联网时代的一个范本。我们有太多小吃可以走出去,仅就凉皮来说,就有宝鸡擀面皮、汉中米皮、秦镇米皮等多个流派。如何让一众小吃在新经济里焕发新生,并助力陕西电商的整体追赶超越,这份擀面皮,不妨好好尝尝。
新闻推荐
国家统计局陕西调查总队昨日发布数据表明,1月,陕西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环比上涨0.9%,同比上涨1.5%。其中,食品价格涨多降少。 黄瓜价格“翻跟头”豆角西红柿“追风”&...
陕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陕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