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荣获2014中国地理信息产业优秀工程金奖
西安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正式验收会议
西安数字化城市管理监督指挥大厅
西安市数字城管信息采集车
城管通主界面
西安城市管理订阅号
西安城市管理服务号
离我最近的公厕、早市、公园、停车场在哪里呢?
别担心,在西安,这些问题,数字城管都可以为您解答。
街道上苗木损毁、车辆乱停、广告牌匾乱设、垃圾乱倒,找谁呢?
别着急,西安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已实时掌握,马上就会着手解决。
数字城管
让城市管理智能升级
城市管理涉及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小到市容环境卫生,大到违章建筑拆除,它扮演着城市“保姆”的角色,让身在城市内的市民生活更加舒心。数字化城市管理是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的必然要求,是适应城市发展的现实需要,更是公众参与城市管理的重要途径。
何为数字化城市管理?就是在“数字城市”迅速建设和发展的背景下产生的新型城市管理模式。西安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处置中心万红芝表示,西安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是“数字西安”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1个市平台和13个区平台,实现了12342城管特服热线与数字城管平台的并轨运行。市级数字城管平台每年办理案件近13万件,案件信息主要来源于城管特服热线、信息采集员采集、网络及上级转办、视频监控等渠道。
既然群众每天看得见、感受得到的城市管理问题都属于数字城管的管理范围,对城市管理部件进行普查建库,就成为数字城管平台建设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据悉,2010年西安市对城六区和四个开发区315平方公里范围内城市道路两侧公共设施部件开展了“地毯式”普查,明确了部件的管理单位、权属单位及养护单位,基于“数字西安地理空间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建立了西安市城市部件数据库。为确保数字城管基础数据的应用效果,每年都会根据城市建成区变化情况对城市管理部件数据进行更新、补测。西安市数字城管平台现共有城市管理部件108万个,对各区县(开发区)92个街道、880个社区的边界进行了确认,共划分2740个管理单元网格。同时还对建成区域内所有路灯进行了地理编码,安装了5.9万个标识牌,我们百姓在投诉举报时通过报送标牌代码,数字城管平台就能快速准确的定位。
西安市数字城管平台就好比是千里眼、顺风耳,随时捕捉发现城市管理运行中的问题,及时予以解决。它也逐渐成为城市建设最有力的秘密武器,越来越多的市民开始享受到它所带来的便捷,可以说,“数字城管”为实现“宜居、安全、便捷”的城市建设目标提供了全新的模式。
“一线两微一平台”
人人都是城市管理的监督者
“欢迎拨打12342城管热线,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这条全市统一使用的市民投诉热线,大家可以通过它反映城市管理方方面面的问题,之后数字城管平台派遣到相应的区级平台进行处理。西安数字城管大厅共配备坐席员37名,按照“三班倒”的工作模式,保证城管热线12342和数字城管平台24小时不间断运转。目前,仅热线每年就能受理社会公众投诉咨询11万余件。
“这个西安城市管理的公众号真是太方便了,进入后点击左下方的为您服务栏目,办事指南、公厕导航、停车场等等各项服务类别就出现在页面上,太好用了。”家住碑林区的王先生指着手机里的公众号对笔者赞不绝口。“西安城市管理微信公众号有服务号和订阅号,在订阅号上能看到城市管理的新鲜资讯,还可以快速联系到当地城市管理部门;服务号设置了为您服务、我有话说等功能性栏目,是一个集信息发布、公共服务、全民城管为一体的新媒体移动服务新渠道。‘为您服务\’可以一键获取您附近的公园广场、停车场、公共厕所的位置,选定后还能规划路线、为您导航;另外还能告诉您城市管理的各类审批事项该怎么办。‘我有话说\’能直接反映投诉建议,市民通过手机终端将发现的城市管理问题随手拍摄下来,上传至数字城管平台进行办理反馈,还有积分哦。”西安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处置中心苗曙光介绍道。
数字城管信息采集员给笔者看他的“城管通”,上面写着——土门十字向南新荣基大厦B座有人违规设置墙体广告。信息采集员介绍说,我们在相应的责任网格或区域内进行往返巡查,发现问题及时采集上报到数字城管指挥中心。同时,我们也会利用该系统接收数字城管指挥中心分派的各项任务,对城市管理问题进行核实核查。
据了解,为保证群众反映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当好群众的“店小二”,从2017年1月起,西安市城市管理局对市数字城管平台转派的群众投诉问题进行联合核查督办,由市纪委派驻局纪检组牵头,组织执法监督处、执法督察大队、信息处置中心有关人员组成群众投诉问题办理情况联合核查组,每月至少进行两次集中核查督办,保证让群众满意放心。
多种渠道的开通,数字化城市管理成为公众参与城市管理的重要途径。 可以试想,将城市管理工作置于群众审视的目光之下,天天被监督,城市管理职能部门的工作量必将大幅上升,同时,城市管理问题的处置效率也将大大提升,城市治理风貌必然大为改观。
“互联网+移动终端”
让数字城管向街镇社区延伸
2016年10月26日,西安市城市管理局举办“执法体制改革背景下智慧城管建设经验交流会”,特邀成都、郑州城管部门分享交流平台建设经验。西安市城市管理局局长严石表示,中央已经明确要求,到2017年底,所有市、县都要整合形成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加快数字化城市管理向智慧化升级;陕西省也出台了《深入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改进城市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就全省执法体制改革和城市管理的具体工作做出明确要求,将西安市列为全省四个试点城市之一,这就要求我们在品质西安建设方面,不仅要“重颜值”,而且要“看气质”,打好城市治理攻坚战,全方位改善城市面貌。
今年,西安市城市管理局将着手研究制定数字城管向“智慧化”升级改造方案,建设基于云计算的平台架构,打造互联网+全移动终端应用,推动网格化管理进一步向街镇、社区延伸。在现有数字城管平台上,近期还将启动建设西安市建筑垃圾监管平台和西安市餐厨垃圾监管平台。
作为西安市数字城管建设与运行最早的试点区之一,莲湖区就在数字化管理向基层延伸上做了很好的尝试。2008年以来,莲湖区先后投入近3000余万元建设了区数字化城管监督指挥平台,同时配备了28名城管监督员,利用“城管通”巡查采集城市管理部件事件问题,并派遣至22个区级城市管理部门和9个街道办事处进行处置,区数字化监督指挥平台月均立案问题达2100余件。2014年,莲湖区在9个街道办事处建设了数字化城管分平台,按照统一的技术规范开发应用软件,购置移动终端935部,通过建立“发现、立案、派遣、处置、核查、结案”6步工作流程,提高了问题的发现率和处置率,街道分平台月均处置问题12000余条,形成了属地管理从问题发现、处置、核查到考评的闭环式管理系统。莲湖区还将数字化城市管理进一步向社区延伸,结合网格化管理工作,在131个社区建立终端,与街道平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
据了解,碑林、雁塔等区也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在数字化城市管理的深化应用方面进行有益探索,让各岗位用户直接使用智能手机登录系统办理案件,并通过系统反馈处置结果,进一步提升了“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处置问题、第一时间解决问题”的能力。
按照国家有关要求,到2017年底,全市各区、县、开发区要建立比较完善的城市管理体系,建成和应用数字城管平台来管理我们的城市,并且和市级数字城管平台有效对接,实行城市管理“网格化”“数字化”“智慧化”管理方式。
很多地方提出“让网络数据多跑路,让人民群众少跑腿”,数字化的城市管理就是做到“数据共建、数据共享、数据共用”,打造智慧城市,让数据成为城市管理的“强力推手”。“2017年,要加速推进全市统一运行平台,实现全市区、县、开发区数字化智慧化城市管理全覆盖,建立西安市统一的城市管理标准规范,充分体现智能应用的社会效益,持续优化信息采集监督模式,对交界区域管理疑难地块进行确权定责。在统筹上下功夫,在创新上求发展,不断加快智慧化建设推进;在精准上定格局,在重点上求突破,着力提升城市管理问题处置能力建设;在岗位上定标准,在服务上接地气,努力塑造品牌窗口形象。持续抓发展,持续破难题,持续惠民生,争取走出一条具有创新特色的智慧化城市管理之路。”市城市管理局局长严石表示说。 文/牟荣荣
新闻推荐
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 王永康董军胡润泽韩松出席 陈宝根作报告 刘春雁主持
本报讯(记者赵辉)2月21日下午,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在陕西宾馆大礼堂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担任大会执行主席的是:史晓红、吕健、任军号、吴键、杨鑫、刘春雁、胡泽、贠笑冬、杨建强、杨晓东...
陕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陕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