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仔细想想,煤炭企业前几年出现的困境,除了煤价大幅下跌这个主因外,也与一些煤企生产成本高、抗风险能力弱有关。如果这些煤企能在“黄金十年”里引进现代化的管理方式和生产方式,练好内功,打好“家底”,在煤炭由卖方市场转入买方市场后,就一定不会那么难堪、难看。
目前,虽然煤价高位运行,但应清醒地看到,由于环境的压力和新的替代能源增多,从长远看,煤炭消费量只会越来越少。统计资料显示,2016年,我国原煤产量完成34.1亿吨,煤炭消费量下降4.7%;2017年,煤炭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会继续减少。因此,煤炭企业必须时刻具有危机意识,越是市场好时,越要加强管理,苦练内功,降本增效,为企业未来发展积蓄力量。
由于煤企众多,成分复杂,陕西的煤企更应该“吃一堑,长一智”。去年,全省煤企大多扭亏为盈,但实事求是地说,这种扭亏,基本上是依靠煤价上涨。除了一小部分煤企依靠管控、成本明显下降外,许多煤企的成本并未有啥变化甚至不降反升,如果煤价稍有反复,它们就可能重新回到亏损时代。面对波诡云谲的市场,这些煤企该怎么办?神东的做法给了一个很好的答案:改革创新,降本增效。
作为中国煤炭工业的领头羊,神东矿区在降本增效方面也带了个好头。他们没有降工人的工资,而是通过改革思维、创新举措、强化成本的过程管控,加大降成本的绩效考核力度,从而使成本大幅下降,竞争力明显增强。神东的经验不难复制、值得推广,陕西省煤炭企业不论国企还是民企,都应以神东这类一流企业为“标杆”,改革创新,精细管理,盘活存量,挖潜降本,唯有如此,才能抵抗风险、稳步发展,为全省经济作出更大贡献。
新闻推荐
华商报讯(记者张静)5月24日至26日,国家艺术基金西北片区巡查工作会议在西安举行,西北片区74个项目实施主体的负责人将就项目实施情况向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及专家委员会进行汇报,听取现场点评。...
陕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陕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